朴实、憨厚的伊红喜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没有踌躇满志的豪情,凭着一颗仁爱之心在平凡中演绎着伟大,用赤诚之爱化作孝道之情!
在侯马市上马办事处驿桥村,有这样一户关系奇特的家庭—— —家庭成员分别来自3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庭,这个家庭生活条件虽然不算很富裕,但一家人和睦相处数十年,扶老携幼走过了一次次次风雨。今58岁的伊红喜是把这个家维系到一起的关键人物。
记者来到伊红喜家时,他刚放羊归来,正在赶羊入圈,妻子刘香蕉则在厨房里忙着准备午饭。这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院子挺大,北屋是几间青砖瓦房。伊红喜是个地地地道道道的农民,因为常年在野羊,肤色黝黑,脸上布满皱纹,略显沧桑。
为了方便照顾96岁高龄的继养父裴海生,伊红喜带着小儿子和继养父生活在一起。继养父住在西屋,伊红喜和小儿子则住东屋,只要西屋里稍微有点动静,在东屋都听得见。小儿子是伊红喜与前妻所生,而刘香蕉对他视如己出。
坚强意志撑起多舛家庭
伊红喜本不姓伊,1951年,他出生在太原一个宋姓家庭,由于当时生活困难,他一出生,便被送到忻州,两年后,又被辗转送到侯马市驿桥村伊家,也就是他现在的家。养父母伊永祥、李素云都是地 地地道道道的农民,从那时起,伊才真正开始姓伊。
伊红喜5岁那年,养父伊永祥因病去世,这对本就不宽裕的伊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全家人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全落到了养母身上,孤儿寡母的生活更加艰难。两年后,继养父裴海生入赘到伊家,这个家才又得以重新完整,伊红喜又重新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养母与继养父的悉心照料下,伊红喜高小毕业后进入了生产队。20岁那年,他在两位老人的操持下娶妻成家,新娘便是他的前妻马叶。马叶叶后给伊家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在生完小儿子后,被查出患有重病,瘫痪卧床十多年,这期间,伊红喜一边孝敬年迈的养父母,一边悉心服侍卧病在床的妻子,一边还要养育3个儿女。
提起当时的生活状态,伊红喜苦笑着说:“那是最困难的几年,现在想一想,当时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家庭变故遭遇沉重打击
儿女们一天天长大,伊红喜也更加辛勤劳作,伊家的生活状况逐渐好起来,大女儿早早就学会了操持家务、做饭、伺候母亲,甚至下地劳作,分担了家里的不少重担。然 而,老天爷似乎并没有眷顾这个困难的家庭,灾难又一次降临,这次打击让伊红喜难以接受。
提及23年前的那场变故,伊红喜两眼通红,眼眼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他用粗糙的手抹了一把眼泪,想竭力压住悲伤。待情绪稍稍平静,他讲述了那段至今都让他伤心的事。
1986年的一个夏夜,伊红喜骑自行车带着大女儿和儿子看电影,就在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14岁的大女儿吵着要骑自行车,一向对大女儿多有偏爱的伊红喜没多想就同意了。由于天黑路窄,孩子骑自行车没走多远,一辆卡车疾驰而过,将大女儿撞倒在地,并从身上压了过去。
大女儿的离世,使得一向生活乐观的伊红喜变得少言寡语,每天,,强打精神外出打工挣钱,尽全力来照顾这个家。
为了能救治妻子的病,他多年来东借西凑以维持正常治疗。1992年,在病床上躺了11年的马叶病情再度恶化,终因抢救无效撒手人寰。女儿的不测、妻子的病逝,伊红喜遭遇了常人难以承受的打击,时间一长,他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每晚在煎熬中度过。伊红喜说,当时心情特别差,白天疯狂干活,晚上则躺在床上抽烟,躺累了就坐到院子里接着抽。
“那几年,几乎每天晚上都得抽五六包烟。”回忆起那段生活,伊红喜难以忘怀。
苦尽甘来赢得幸福生活
1995年,经人介绍撮合,伊红喜与现在的妻子刘香蕉相识并结婚。刘香蕉高中毕业,性格开朗,为人忠厚,见到谁都是乐呵呵的。
同样出身贫苦的刘香蕉并没有嫌弃这个支离破碎、关系特殊的家庭,而是主动分担了家里、地里的大部分活,让伊红喜可以专心外出打工赚钱,家里家家外都她整理得井井有条。每天按时给孩子们备好三餐,逢年过节,即使再困难,她都会想办法给老人、孩子添件新衣服或做些好吃的。
对于当初选择伊红喜,刘香蕉笑着说:“我从不后悔嫁给红喜,他 能坚持十几年照顾病中的妻子,这很难得,我看中的就是他的品德。”刘香蕉刚到伊家时,伊红喜的二女儿刚刚刚嫁,儿子才16岁,养父母也都上了年纪,加上刘香蕉也带了两个女儿,村里人对这个家庭议论纷纷,认为“养子难处事”“继母难当”“一窝孩子不好带”……伊红喜的养父母也对此顾虑重重,生怕影响到伊红喜和刘香蕉的感情,老两口坚持自己独自生活。然而,刘香蕉并没有因为婆婆的拒绝而疏远了两位老人,每天,她都会准时把饭做好送到屋里;遇到老人过生日,她还会准备可口的菜肴,召集全家人欢聚一堂,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刘香蕉用她的诚心打消了两位老人的顾虑,在她和伊红喜的悉心照料下,养母和继养父衣食无忧,两人因此在村里树立起良好的口碑。伊红喜说:“这么多年也难为她了,这一切都是香蕉的功劳。”2002年,86岁的养母李素云病重,伊红喜和刘香蕉二人一步不离地在病床前服侍,端汤喂饭,清屎端尿,直到老人含笑辞世。养母去世后,伊红喜夫妇更是精心照料着继养父裴海生的生活。2004年,年过九旬的裴海生因腿脚不便,不慎摔倒造成骨折,伊红喜夫妇及时把老人送往医院救治,在两人的悉心照顾下,老人渐渐恢复了健康,如今已经能拄着双拐行走了。裴海生逢人就夸:“有这样的儿子和儿媳妇,是我的福气啊,我这辈子满足了……”街坊邻居看着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大家庭相处得如此和睦,无不羡慕地竖起大拇指。“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能走到一起也是缘分,人嘛,都是有感情的。”面对乡邻们的称赞,伊红喜和刘香蕉总是回以微笑,淡淡地说:“这没有什么,在我们心里,他们就是我们的亲生父母,我们做的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伊红喜和刘香蕉用无声的行动为孩子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孝道,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现在,几个孩子也已长大成人,从小耳濡目染的他们,不管工作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回来探望父母。正是因为有了伊红喜和刘香蕉这样一份孝道,才使得这个四世同堂的家庭变得其乐融融,令人羡慕。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卫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