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三十载

2010-06-15 09:4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刘义胜是一个“工作狂”,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山焦。1978年,刘义胜便来到了这片热土。31年过去了,刘义胜已经从一个当年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的通信技师和一名管理有方的电务段段长,可以说,他是伴随着山焦一步步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除了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更多的是对山焦的热爱,这些年也有过很多外部单位提出丰厚的条件,想要“挖走”他,但是他始终选择的是留在山焦,多年来他已经把山焦铁运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即使是星期六、日没事的时候也要来公司转转。
由于职业的原因,刘义胜的工作一般都是在室外,而且越是在恶劣的天气下通信线路就越容易出现问题,但是,不论刮风下雨,不论白天黑夜他都会随叫随到实施抢修,就是一些分外的工作,找到他的时候,他也毫无怨言,“故障就是命令”已经成为他的行为准则。在刘义胜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年的冬天,由于外部施工单位把厂里的通信电缆挖断了,通信的中断,导致行车中断,时间紧迫,当时天气寒冷,又临近黑夜,天空中还下着雨夹雪,刘义胜和他的队员们冻得手指都发木了,由于天已近黑,他们只能拿着信号灯和手电筒沿线找到故障点,用洋镐挖开,采用临时措施,等到恢复通信,天已经完全黑了,因为抢救及时,没有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生产运输。
三十多年来,刘义胜除了扎实认真做好工作外,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充分利用8小时外的大部分时间学习,除了自学相关理论知识他还特别注意向厂家索取产品的说明书、电路图等资料,做一些技术方面的研究,有时遇到自己实在搞不明白的问题,就去有关单位找资料或者找专家拜师学艺。多年来通过自学和实践他已成为一个精一通二会三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2008年冬天,山焦公司内燃机车的智能充电电路发生了故障,导致机车充不上电,如果不能及时排除故障的话,在当时天冷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会冻坏内燃机车,造成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刘义胜带着自己的队员,在机务段的配合下,凭借着自己扎实的电路知识,一边研究,一边摸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修好了机车的智能充电电路,看着火车能够顺利运行了,他比谁都自豪。
如今,年过半百的刘义胜依然坚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工作中碰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依然谦虚地和身边的人讨论研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三十多年来,刘义胜用平凡的闪光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人生轨迹。青年标兵、先进生产者、优秀班组长、优秀工会积极分子、最佳班组长、优秀职工代表——光荣称号接踵而至;公司劳动模范、市一等功、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劳动模范——荣誉表彰如满堂红一样,将这个平凡的职工推上了职工的最前沿。

(记者 许丽)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