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为民筑富路

2010-08-23 10:54: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一个仅有着1100余村民的小村,能够屡获殊荣,离不开他们的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程建红。
“不辱使命,兴村富民”。这是2003年程建红就任安吉村党支部书记时的一句话。多年来,他谋发展计、思致富路、干民生事,致力于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增加村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全村形象。他带领安吉村村民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当地优势,以煤炭、核桃、养殖和运输业为主导,农民收入以劳务输出、合作经济和服务业为主体,走出了一条村风正、村貌新、民心齐、民富裕的发展之路。
2006年,全市启动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程建红积极响应,从市科学设计院聘请专业人员按照新农村建设“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的目标,对全村的长远规划作了科学详尽的计划,为今后安吉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程建红坚持以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为重点改善整体环境的原则,打造花园式村庄,使安吉村成为古县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在不失“农家本色”的前提下,通过改厕、改厨、改房、改路、改网、改水、改河和改绿,实现了外墙白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卫生洁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和生活优化,安吉村逐渐呈现出崭新的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于能否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让农民生活得更好。安吉村全村1600亩耕地,适宜于粮食和干果种植,煤炭资源丰富,适宜于环保型企业发展。程建红瞄准资源这块优势招商引资,引进资金2000余万元,盘活了濒临倒闭的村办煤矿,新建了一处福利洗煤厂,不仅安排20多名残疾人就业,还解决了全村剩余劳力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他又组建了4个农民联合专业组织,充分发挥村民积极性,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多年来,程建红和村干部齐心协力、兢兢业业,先后筹资4000余万元,为安吉村兴办了30余件实事。他们投资400万元,铺了一条5公里的矿区油路;投资500万元,新建50户、300口人的移民新村;投资200万元,新建了矿区医院,解决了村民及矿区职工看病难的问题;投资500万元,新建了村综合服务大楼;投资300万元,新建了文化广场、健身阵地、塑胶灯光球场、乒乓球场、老年活动场所;投资400万元,新建了标准化教学楼,配齐了教学设备;投资600万元,接通全村自来水管道,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投资30万元,新建了文化活动中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86元。
在发扬乡土文化事业的同时,安吉村组织了200余人的矿区威风锣鼓队,义务参加春节、元宵节大型庆典活动和其他喜庆活动,打出了安吉人的威风,激发了安吉人的活力,如今的安吉村,更加富有朝气、富有活力。一年一次的农民运动会在这里举行,全县基层党建会在这里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现场会来这里参观,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交流会来这里学习等等。
通过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制度规范等措施,多年来,安吉村没有一起群众上访事件、没有一封反映村干部问题的信件、没有一户违反计生政策的村民、没有一起社会治安案件,党风正、村风好、民风淳。现在的安吉村村民享受着免水费、免电视闭路费、免烤火费和住院费的惠民待遇。
村民们在享受舒心的好生活,都将支持的目光投向了他们的好书记——程建红。
在带领安吉村快速发展的同时,程建红也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劳动模范”、“农村明星勤廉干部”、“百姓满意好村官”;被市、县授予“优秀村干部”、“首届十佳杰出青年”、“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

记者 柴云祥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