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岳琴老师在为学生讲课
痴心教育 坎坷求索终无悔
在这10年中,她生孩子没过百天就上班,这对于一个月工资只有45元的代教来说,若没有一颗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丹心,是不可能做到的。10年来,她把满腔热血完全倾注在学生身上,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关心体贴,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当她生病时,学生来看她,看到他们充满焦急与关切的目光,她倍感欣慰;一次次考试,当所代班级始终名列前茅时,她颇感自豪。她的师德、师风和教学成绩,受到了西佐群众与联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2000年8月,岳琴参加了山西省招收贫困山区教师的考试,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临汾市教育学院,经两年培训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转正以后,她自愿到离家百余里的浮山最偏远山区——寨圪塔中学任教,这一教又是十多年。
扎根山区 历经磨难不低头
寨圪塔山高路远,雨天满路泥,雪天满坡冰,最长的一次岳琴两个多月没回家。岳琴家里公婆年近古稀,婆婆身体不好,丈夫既务农又得出外打工维持生计,无法照料孩子。五六年里,孩子只能跟着她生活读书, 那是一个星期天,恰逢连天阴雨,客车不通,但要上班,于是岳琴联系同事,领着女儿雇了一辆吉普车冒雨上了路。一路上道路泥泞,车不停地打滑,车上的人紧张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全身神经都紧绷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路上几次下车帮司机推车,折腾了四五个小时,身上满是雨水、泥水和汗水,脸上也满是泪水,直到掌灯时分才到了学校。
诲人不倦 塑造人格播爱心
自从走进山区踏上寨圪塔讲台的那一刻起,她就发现这里的孩子基础差、求学目标茫然、容易流失,家长对教育欠关心,于是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拯救这里的孩子,唤醒家长对教育的重视。
岳琴很注重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去年寒假前夕,经检查她患了双侧乳腺纤维瘤,疼痛难忍,彻夜难眠,为不影响给学生上课,她硬是坚持到放假。刚过春节,医院一上班她便去做了手术,共取出大小3个瘤,缝了10余针,刚拆线,她就忍着术后的疼痛与不适回到了学校,登上了讲台。一节课下来疲惫不堪,大汗淋漓……学生们很受感动,扶着她走回宿舍,从家里拿来了鸡蛋、苹果、小米……她感动、她欣慰。那一刻,所有的不适又都烟消云散了。
多年来,她已养成了一种习惯:一有时间,就进教室与学生沟通,找学生谈心,说学习、谈理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不懈。现在她所代的班级,从初一到初三,巩固率100%,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你争我赶,成为模范班集体。记得去年哈工大支教队员张朕玺临别时对她恋恋不舍地说:“岳老师,这届孩子太可爱了,你英语成绩那么好,千万别离开这些孩子。”她又高兴、又愧疚。高兴的是,自己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愧疚的是9年来为了山区的孩子,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她也曾有好几次徘徊在教育局大门口,请求领导调离山区回家照顾孩子,但又一次次地退回——孩子需要教育,山区的孩子更需要教育呀,于是她又一次次义无反顾地上了山。今年另一位哈大支教队员李学敏在给学生的告别会上说:“我刚来时,不知道该怎样教这些孩子,但从岳老师身上我学会了。”
满腔热血 青春智慧洒教坛
山区孩子英语基础差,学习英语兴趣不浓。岳琴带他们英语以来,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尤其注重做好初一新生的入门教学。在教学中,她刻苦钻研业务,把英语语感的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核心,课堂中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练习,形成语言能力。长期以来,她逐渐探索出一套适合山区孩子学英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英语学科成为学生最爱的课程,她也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在历次县统测中,她所代班级的英语成绩都位居全县四十多个教学班前列,尤其是现在这届学生成绩更是喜人。在她的带动下,全体英语组的老师同心协力,实现了寨中英语大跨越,深受局领导的好评。
20年风雨坎坷,20年追求不懈。岳琴对山区教育的痴心和执着,各级领导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多次授予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县模范教师”等光荣称号。她表示,一定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勇往直前,不负众望,以自己的坚韧和顽强,辛勤和努力,扎根山区,无私奉献,让更多的山区孩子飞向山外、早日成才,完成身为人师的神圣使命。
(记者 郭璞)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