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的贾春俊,现任临汾电力设计院土建室助理工程师。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完成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两个,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4个,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10个,其余增容改造工程项目上百个。他主要参与的“里村220千伏增容改造工程”获得临汾市勘察设计评选三等奖,山西省电力公司组织的“土沃110千伏变电站设计竞赛”获得二等奖。在东亢220千伏变电站施工图设计中,他和同事们一道,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工程做法,实施多项技术革新,满足节能环保要求,降低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贾春俊“向楷模看齐”的人生信念和过硬作风。如今,他不仅成为单位的骨干,而且个人能力、作风和业绩获得了同行们的肯定。大家称他为——向楷模看齐的人。
在工作上,向楷模看齐
“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不仅是贾春俊的格言,而且也是他的工作态度。
无论是外出测量,还是严寒酷暑;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加班加点;贾春俊都以获取第一手的精确数据、严谨细致的精心设计为根本,先后完成了两项220千伏新建变电站、5项110千伏新建变电站、10项35千伏新建变电站以及上百项增容改造项目,成为电力队伍中的一名“急先锋”。
2005年寒冬,作为首个煤矿双电源项目,位于翼城黄家垣的35千伏变电站工程在紧张施工中。为了确保工程进度,贾春俊冒着大雪,顶着凛冽的寒风在野外进行测量作业。由于该站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测量点位多,他没有因为天气的寒冷减少测点数量。两个多小时的作业完毕后,把持棱镜杆的双手冻得僵硬,几乎没有一丝血色。
2008年春节前后,大家都在与亲人朋友欢度节日,贾春俊接受了侯马220千伏变电站的设计任务。这项任务难度大、情况复杂、技术要求高,为了做到工程的安全可靠,他查资料,跑太原请教,反复计算,大年初三,他又只身一人来到办公室继续工作。正是贾春俊没日没夜地连续两个月的努力,侯马220千伏变电站的设计任务如期完成。
在能力上,向楷模看齐
自进入电力设计院,贾春俊就和周围师傅们打成一片,虚心请教,学各人之所长,注重积累,对各种技术问题进行琢磨,并结合工程实践,听取施工单位的意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
2009年9月,贾春俊接到东亢220千伏变电站设计任务。由于电气设备尚未招标,施工单位已先进场。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他组织大家合理分工,同时和施工单位密切交流,确定出图顺序。同时他严格执行“两型一化”要求,在工程中精心设计,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他改进了地基处理方案,采用增大桩径和桩距,加强夯击能的新技术,使施工工期大大缩短。在建筑中,他首次采用混凝土加气砌块并铺贴聚苯乙烯保温板的外墙新做法,使工程更加环保、更加节能。对于结构布置方案,他反复计算、仔细推敲,使结构受力体系更加合理,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在竖向排水方案中,针对碎石地坪排水不畅的问题,他做了专项课题研究,对比若干种方案,他优中选优,解决了一直困扰的排水问题。
在作风上,向楷模看齐
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贾春俊十分清楚自己的工作角色。在工作中他十分重视设计服务,不管是为业主为生产运行单位服务,还是为施工单位服务,他都能做到热情周到。在设计过程中,他注重听取业主的意见,改进设计质量。施工过程中,他定期下工地,为施工单位提供技术服务,进行图纸答疑,解决技术问题。项目投产后,他还会进行工程回访,针对业主提出的设计不足,认真听取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改进。
分公司土建专业人员少,作为一名土建设计人员,贾春俊不可避免地承担起更多本身职责之外的事情。对于分公司各个部门提出的需要帮忙的事情,他总是十分热情。刚参加工作不久,分公司家属区需要改造,但是没有家属区的规划图纸。贾春俊主动请缨进行测量,经过十多天的测量,北区和南区的电子版图纸就已制作完毕,为以后的小区规划改造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除此之外,哪里的排水沟需要改造了,哪里的房子裂缝了需要处理,哪里的基础下沉了需要观测,哪里的道路需要改造了等等,正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琐碎的小事,体现出了他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优秀品德。
在工作学习中,他不仅注重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还带动同事尤其是新来的同志共同进步。每当解决一个技术问题后,他都会把经验与同事们共同分享。近两年来,针对新同志比较多的情况,为了能让新同志尽快上手适应工作,他主动担负起培养辅导新人的任务。针对每个人的特点,他因人而异,制订不同的培训方案,逐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有部分人员具备了分项专业的设计能力。贾春俊不仅传授新手土建设计知识,更是对他们设计出来的图纸,严把工程质量关,杜绝任何细小的差错出现在最后的设计成品当中。在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熏陶下,年轻同志以此为标杆、以此为楷模,从而踏上了早日成才的快车道。
(记者 王鹏鹏 通讯员 牛晓敏)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