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革悉心关怀患者
1988年大学毕业后,王文革分配至当时的临汾铁路医院(现市第四人民医院)。当时骨科为外二科,大多数骨折采用保守治疗,这使王文革产生了突破的想法。1994年他从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和显微外科进修归来后,大胆开展了各种复杂的手术,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腰椎滑脱症手术、断腕再植术和游离神经移植术、股动脉瘤切除血管移植术等等。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问题,他系统分类,总结分析,形成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及椎间融合器植入GSS固定术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方法,这使椎间盘术后率复发大大降低。腰椎滑脱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因为腰部酸困疼痛、双下肢麻木,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他在彻底研究了腰椎滑脱症的发病机理后,确定了治疗原则: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他将椎间融合器植入到滑脱的椎间隙中,提高了椎间隙的高度,提高了腰椎的稳定性,手术疗效大大提高。胸腰椎结核的病人,以往的手术病灶清除,往往不能彻底清除,从而导致结核复发,常常需要两到三次的手术。2003年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进修返院后,大胆引进并创新使用了治疗脊柱结核的新技术,采用侧前方入路,充分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病灶,钛网植骨,钛钉内固定,术后正规抗涝治疗,佩戴支具早期下地活动,使结核术后复发大大降低。目前已完成严重胸腰椎结核手术80余例,无一例复发。
看到那些膝关节严重变形、行走困难的病人,王文革总是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治好他们的病。在保护 好血管、神经的前提下,要想切除膝关节病变的关节面谈何容易?他经过多次模拟手术,反复观看国外膝关节置换手术录像,在2002年终于成功实施了该院第一例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王文革顾不上疲惫,24小时守候在病人身旁,直到术后3天病人下地行走。当看到病人腿直了,疼痛消失了,能正常走路了,他的脸上才终于露出了疲惫的笑容,付出的努力总算没白费。为了提高技术,改进手术质量,每次膝关节置换手术他都要自费聘请摄影师摄制手术的全过程,回家后反复观看,寻找手术中的不足之处,在下一次手术加以改善。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积累,他的膝关节置换技术日渐成熟,手术日益熟练,原来一个关节置换手术需两个多小时,缩短到现在的1小时,手术时间的大幅缩短,大大减少了病人的手术创伤,从而大大降低了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他先后为100岁老人进行了半髋关节置换手术,为80岁老人成功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承担了巨大的手术风险。
王文革近年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获得山西省卫生系统及临汾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面对未来,他充满信心。艺无止境,医无止境,他还要继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给临汾的老百姓造福!
(记者 刘临喜)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