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口之家,三个姓氏,他让无儿无女的孤寡养伯父体面安详地闭上双眼;
11年如一日照料瘫痪在床的妻子,他用一个男人的担当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过一双手,曾真实地触摸过爱的真谛与永远;
衣不解带、端汤奉药,他侍奉80余岁的养母含笑离去,他使96岁高龄的继养父尽享天伦,他的坚持令一个村庄为之动容,他的孝行让人字如柱擎天。
5岁时,伊红喜失去了视他如亲出的养父,继养父裴海生带着未成家的哥哥走进了他的生活,从此,一家四口三个姓,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上的拮据和感情上的孤独令养伯父的脾气日益变得古怪,有一天,倔强的老人提出要搬出去独立生活,伊红喜懵了半晌突然反应过来:难道是自己或家里其他人的言行伤着老人了?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家里日渐窘迫的生活令老人有了思想负担,老人固执地认为他与伊红喜及其养母没有任何亲缘关系,不愿再给家里添麻烦。得知原委的伊红喜放下了心里的一块大石,他跟通情达理的妻子马叶沟通后决定用实际行动打消老人的顾虑。
此后,一日三餐变着花样做,虽是粗茶淡饭,但孝心可鉴;衣服被褥常拆常换,虽然补丁摞补丁,但一家人都紧着把最好的东西供老人用……1978年,孤寡一生的养伯父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临终前老人握着红喜的手不停地摩挲着,老泪纵横,伊红喜只是不停地点着头,用满脸泪痕和顺从的姿态回应着老人。
1981年,妻子马叶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相濡以沫的发妻需要照料,伊红喜更加没日没夜地苦扒苦做。整整11年,除了照料妻子的日常起居,每年他都会带着赚到的不多的钱,用平板车拉着妻子去医院治病。可惜,天不遂人愿,1992年,长期的营养缺失和沉疴缠身最终还是夺去了妻子的生命,妻子的离去不仅留给他一双尚年幼的儿女,更带给他无尽的伤痛。
前妻去世数年后,一个名叫刘香蕉的女人感念于伊红喜的重情重义,与他重组了家庭。年迈的养母、继养父,年幼的儿子以及刘香蕉带来的两个女儿,复杂的家庭构成令村里人不禁为他们捏了一把汗:继父苦重、继母难当,老老少少一大家人如何和睦相处?大义的刘香蕉坚定地站在重情的伊红喜身边,井井有条地安排着一大家人的日常生活,贫困潦倒的家庭日渐焕发生机。
面对“十大道德模范”的荣誉称号,不善言辞的伊红喜只是看着身边96岁高龄的继养父憨厚地笑着。伊红喜用他的孝行使我们感悟到了“大孝无边,大爱无疆”。
记者 段碧蓉 实习生 刘浩
【责任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