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说咱反翠好

2011-04-05 11:0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在邻里百姓间她是热心、耐心的细腻女子,在带领群众致富发展的征程中她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钢铁男儿”,在爱人孩子们心中她是“模范妻子、五好妈妈”。“谁不说咱反翠好”是老百姓给这位薛关村群众贴心人和致富带头人刘反翠最朴实和最贴切的评价。
在蒲县城西20华里的昕水河畔,刘反翠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用她的热情、开拓和奉献书写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她1993年入党并担任薛关村团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1999年挑起村党支部书记重担,在农村这个基层的艰苦岗位一干就是17年。在这兢兢业业的17年中,她先后荣获国家老龄办等5部门颁发的“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省扶贫开发领导组“扶贫攻坚奖章”、省精神文明指导委“模范农民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荣幸当选省八次党代会、市二次党代会代表,2009年被蒲县县委评为“农村功勋支部书记”。
心系百姓,她是街坊邻里的主心骨
2010年4月5日,薛关村28岁的王建军喜结良缘,婚礼上建军妈逢人便讲,多亏了反翠操心跑腿啊……
“有难事,找反翠”,已成为薛关村村民们的口头禅。她把大事、小事都当做自己家里事,大家也都把她当做自己人,婚丧嫁娶、上学就业、邻里矛盾、看病就医,只要有困难,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找反翠。
2006年6月,当从县医院把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一边痛苦挣扎一边还傻笑的62岁的流浪老人李虎林接回村时,刘反翠流泪了,看着这样的孤寡老人,她真心疼!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这些孤寡老人受苦了。她一手操办、赊账起家,同村干部们自力更生办起了敬老院,一日三餐餐餐变换花样,一周七天天天更换食谱,夏单冬棉,件件新衣考虑周全。她把孤寡老人当做亲人,为了给老人们治病,她四处求医、打听民间偏方,为他们办理医疗卡,让这些孤寡老人过上温暖的生活。
如今,已有20余位老人在敬老院安度晚年。这种点点滴滴的细微关怀,常使老人们感动,也使村民们感叹,更使她的工作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她成了全村人的主心骨、贴心人。
开拓创新,她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带头人
作为一肩挑的女支书,刘反翠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刘反翠带领村两委班子跑省城、上山东、下河南、入四川,学技术,找出路,最后敲定了“粮食保增产,畜牧上规模,棚菜树品牌,庄园求发展,特养增效益”的调产思路。她首先把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的大棚菜种植作为引爆村民调产激情的“导火索”,带头并发动30户村民,以每户补贴3000元的方式建成了两季草莓套种蔬菜大棚100余亩,取得成功,随即刘反翠特色农业之路越走越宽。她牵头成立了科技兴农协会,培养了33户科技示范户,180户科技示范“明白人”,建成了5块新兴产业科技示范园;同省农科院协作,把全村80%的川地变成了玉米繁种基地;向村民无偿提供种子,鼓励发展獭兔、骡马、养鱼、食用菌、香菇等;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筹资200万元建起了年可转化100万公斤玉米的龙泉千头猪厂;采用先喂养后付钱的办法,引进小尾寒羊,目前已发展到20余户。700余只;全力发展庄园经济,帮助支持庄园户开发荒山荒坡近万亩;扩建特色蔬菜大棚200亩的宏伟蓝图正在积极实施当中。
勇于奉献,她是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薛关村是一个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的农业村,但刘反翠凭着实干加巧干,利用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好政策,充分调动3000余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热情,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建学校、修广场、打机井、筑堤坝、盖舞台、硬路面、绿村庄,实事办了一件又一件。通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她带领群众投工投料打深井20多眼、机井2眼,维修防洪坝5000多米,硬化路面2万多平方米,完成以生态公园为特色的环村绿化500余亩……使薛关村一年一个变化。尤其在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中,她带领农村“两委”干部从协调土地、建设施工到内部布置,事事躬亲,不到半年的时间,建成了投资146万余元、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村级组织综合性办公大楼并投入使用。
如今,村里失学孩子没有了,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了,乱倒垃圾现象好转了、村民生活改善了,鳏寡孤独老人住进敬老院了,广场上秧歌扭起来了……薛关广大群众越来越多的实惠总使当地老百姓由衷的赞叹:谁不说咱反翠好!作为女支书,她为自己的事业付出全部的辛苦和努力,她欣慰;作为妻子和母亲,她的丈夫宽容理解、支持关爱,她的孩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懂得奉献,她幸福。(记者 景文婷)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游客就是我的家人

 

下一篇: 谱写乡村和谐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