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青铜器是鼎,它在古代是最主要的煮肉炊具,铜鼎的数目标志着主人的身份、地位……”记者刚走进侯马晋都博物馆就被一位清秀端庄的女讲解员甜美的声音所吸引,讲解词浅显易懂,故事丰富,听者兴致盎然,赞声不断。这位女讲解员就是高琳,她用专业的知识和高度的热忱感染着一批批的参观者……
2003年10月,高琳调入侯马晋国古都博物馆工作。参加工作伊始,高琳就被晋国古都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届时,博物馆初建,馆内没有讲解员的辅导,更没有一份完整的讲解稿、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高琳日以继夜地向博物馆的教授、师傅们虚心求教,通过一次次的走进展厅,逐个展柜、逐块版面的记录、学习、笔记,汇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几经易稿,终于整理并完善了属于博物馆的第一份讲解词。
讲解员是沟通博物馆与参观者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提高自己的讲解水平和整体素质,在工作之余,高琳坚持学习新的知识,她围绕晋国古都文化的历史知识,阅读并参考了大量的史籍,不仅对晋国古都文化方面的知识精益求精,还加入了和晋国古都文化相关的其它知识,极大地丰富了讲解内容,完善了讲解方法和技巧。
在日常讲解中,她针对不同游客的需要,在原来统一单调的讲解稿基础上,整理出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文化层次需要的讲解词,做到“因人施讲”。使讲稿从一成不变的格式化转为内容丰富的多样化,整理了较为完备的讲解稿。对于专业人士,她在讲解词中引用了大量的专业语,使听者通过优美的词汇了解晋国古都文化的悠远深长;对于“门外汉”,讲解词浅显易懂,故事丰富,使听者兴致盎然。许多来参观的专业人士、学者以及普通游客都对她的解说赞不绝口。
2010年7月,侯马市许多小学生们利用休息时间,走进博物馆当起了小志愿者。为了使孩子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她不仅给孩子们教授历史文化知识、文物知识,还告诉孩子们讲解是一门综合艺术,不仅要掌握大量的文字性资料,而且站位、语态、吐字发音都很重要,也许举手投足、一举一动都是游客注意的焦点。在培训过程中高琳还开展了绕口令练习、文物知识抢答练习以及体形训练。
高琳抱着对职业的热爱,9年来,她微笑着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深情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记者 工力)
【责任编辑: 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