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繁森:奔走在慈善路上

2011-07-06 10:42: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积德行善、扶危济困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也是人生的成功之道。投身公益事业,虽然在时间、精力、金钱上失去了很多,但我的精神财富多了,心灵净化了,社会认可了……我虽苦犹甜、终生无憾。”这是小文涛义演义拍活动前一晚,李繁森所写的日记。6月27日,记者慕名采访了这位奔波在慈善路上的领头人。
走进李繁森的办公室,墙上的锦旗、荣誉证书、奖牌等足以证明李繁森为我市公益爱心活动所付出的汗水和辛劳,也彰显了他对公益事业的执着和热衷。
“我曾经救助过吉县西关小学的白血病患者李福荣和侯马市的一名弃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小甜甜。”李繁森说,因为当时没有经验,只能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四处奔波为他们筹集善款。今年,小文涛的母亲李晓燕慕名找到了李繁森。在了解到小文涛父母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在好心人的帮助所筹集的102万元已经花完,而后期的治疗费用还急需七八十万元时。李繁森心中开始酝酿着一场大型的慈善募捐和义拍义演活动。随即,他便和李晓燕分头联系企联的张奎胜和本报记者梁新红,以及相关爱心人士商谈救助大计。次日,他便着手起草活动方案。
5月21日,一场名为“患病文涛情牵平阳,八方援助爱满人间”的义拍义演捐助活动在市影剧院内隆重举行,社会各界先后为小文涛筹得868275元善款。
今年51岁的李繁森是隰县城关镇人,从小受父母的影响,每每有人向他求助,他总会尽全力相助。“小时候,农村生活比较贫困,每遇乞讨者上门,父亲总是把他们请到家里吃饭。平日里,母亲也义务帮助邻居们缝缝缝补。父亲还时常要求我们7姐弟,帮邻居们挑水或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李繁森说。
“做慈善事业这几年来,并不是一帆风顺。”李繁森说。有些人认为,李繁森这么卖命的、忙前跑后的搞慈善,肯定是为了挣钱。每当听到这些,李繁森会有些心寒。“不管其他人怎么说,我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李繁森说。
“老李呀,你年龄也大了,也该‘转型’了,总做公益事业怎么能行。在临汾8年了,也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子曾经和你一起工作的好多人都开上了小汽车。”时常会有朋友劝李繁森,叫他多为家人和自己的生活质量考虑考虑,爱人有时也会埋怨他,但在他自己看来,虽然没赚到钱,却赚到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身为《希望月报》临汾工作站站长的李繁森,不仅在临汾19个县(市、区)5151所中小学校培养发展小记者万余名,而且为贫困学校捐赠图书1000余册,建立了15处小记者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成立了百名学生记者采风团。通过他的组织和推荐,临汾各类爱心企业和社会团体向贫困学校和家庭捐赠了上万套图书和报纸杂志及读书学习“爱心卡”等。
现在的他,正积极地为救助临汾八中女教师许香香到处呼吁,四处奔走……“我会把公益事业当成我毕生的事业去奋斗!”李繁森坚定地说。

 

  【责任编辑: 卫淇】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