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莲给儿子烧火做饭
吃饭时都要不时看着母亲的智障儿子
年近九旬的老母亲梁玉莲
派出所民警为梁玉莲梳头拍照
民警和热心网友给老人送来食品
在翼城县的一座深山里,一位89岁老母亲60年来不离不弃,隐居深山照顾智障儿子。他们为何要“隐居”深山?是什么力量让这位89岁高龄的老母亲如此坚持?带着种种疑问,近日,记者驱车赶往翼城一探究竟。
碰巧的是,在赶往这位老母亲隐居地的途中,记者巧遇翼城县公安局隆化镇派出所民警,他们专程前来为母子上门办理二代身份证,同时也给老人家带来了一些食品,以帮助她们改善生活。
深山“隐居”30年只为“三儿”不迷路
地处太行山与中条山接壤的空旷山野里,这里的山势险要、树木植被茂密,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竞相绽放着不知名的山花、野草,走在海拔1800米高的翼城佛爷山中,到处都张扬着绿色的气息,随处都可感受到极力展示生命的原始冲动。
“风景好美呀,但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在好些年前,这个叫马槽村的人们就都已经搬出去生活了,这对母子二人这些年来在这里是怎么生存的呢?”同行的派出所民警满腹疑惑。
徒步20分钟后,一片种着土豆、豆角、南瓜的蔬菜地映入眼前,“到了,快点!”大家伙儿三步并作两步走,显得特别激动。
刚刚走进院子,一位花甲老人蹲坐在漆黑的门槛上,两眼直勾勾地看着自家门前那条土路,没有任何反应。看到有人来了,老母亲步履蹒跚地拄着拐杖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这是一座尽显破旧的院落,地上坑坑洼洼的。院子里有三间窑洞,一间放置杂物、一间是厨房,住人的那间窗户上钉上了塑料布和编织袋。屋内有两张用木板撑起的床和一些破旧的铺盖,虽然已经是“麦天”炎热的气候了,但破落的窑洞里还是让人感觉到凉气。在厨房的炉灶上,老人家还烧着水,案板上放着她刚刚擀好的面条。
“我们过来看看你,这是给你带来的一些吃的。”“你们来了,还拿鸡蛋干什么。”当听到大伙儿给她带来鸡蛋时,老人紧紧抓住记者的手久久不放。后来才得知,老母亲已经很久没有吃过鸡蛋了。
这位老母亲名叫梁玉莲,今年已经89岁高龄了。而那个蹲坐在门槛上的花甲老人,就是她养育了60年的智障儿子三儿。尽管生活贫穷,但梁玉莲老人的精神状态极佳,在她的眼神里,似乎什么时候都闪耀着坚毅的目光,胖胖的脸上始终挂着慈祥的笑容。
三十多年前,迫于生计,她带着孩子们逃荒至此,过起了几乎与世隔绝的山野生活。这三十多年间,从集体生产到个人承包土地,老人在送走一户又一户邻居的同时,也见证了这个村庄的从有到无。其间,她也曾想带儿子去山下居住,但考虑到傻儿子在有邻里的地方不但操心他“鼓捣”别人家孩子,也怕傻儿子走丢。隐居在深山里,山里没有路,就一条小路通往有泉水的沟底,一条弯弯崎岖10多公里才能走出山的唯一小道,这样,他的傻儿子三儿就不会走失了。
照顾残儿60载 纵使再难不舍弃
1951年,三儿出生了。5岁那年,家人发现活泼好动的三儿不会说话,于是就带他去看医生,赤脚医生给开了几个偏方。吃药几个月后,三儿开始叽叽喳喳地说一些简单的词语,家人高兴坏了,就加大了服药的剂量。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药吃完了,三儿也傻了。
三儿的病情在十几岁的时候还不见好转,家人和朋友开始劝梁玉莲把三儿扔掉,让他自己去外头讨饭,生死由命。可梁玉莲觉得,三儿犯病的时候连饿都不会说,出去只有死路一条,做母亲的她哪里能这样做呢?
祸不单行,就在这时,梁玉莲第一任丈夫去世,为了生计,她带着两个孩子改嫁到现在的侯家。一开始,侯家并不知道三儿是个傻子,发现后,梁玉莲和三儿再次遭到侯家人的讨伐,声称不把三儿赶走,就离婚。但老人舍不得三儿,苦苦哀求下,才让三儿继续留在自己身边。
三儿的特殊让老人更加疼爱他,这也让家里的其他弟兄颇为“吃醋”。当日,我们还见到了老人最小的一个儿子,在提到自己母亲对哥哥的疼爱时,这个已经47岁的汉子略带醋意地说:“母亲的生活里只有三儿,有时候三儿不高兴了就不吃饭,母亲也不吃,每次都是看着三儿吃饭了,她才开始吃。”直到现在,老人还依旧和三儿睡在一张床上,为得是照顾三儿起居方便。60年来,三儿每天晚上睡觉都是母亲帮他脱衣裤,早上再一件件穿好。大便后不会自己擦,也是母亲弯腰给他清理。每隔段时间,老人还会给三儿洗澡擦拭身子,每次干完这些事情,老母亲都会累得大汗漓淋。
老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三儿能死在自己前头,那样,她的傻儿子就不至于因为吃不不饭而被饿死了。
大爱无疆感天地 众人帮助享晚年
翼城县公安局隆化派出所所长贾金贵在得知母子二人还未办理二代身份证后,专程前来上门办理。“我们今天是专门给你们办理身份证的,咱们等会来照个相。”和我们一行的隆化派出所所长贾金贵表明来意后,为老人送上他们购买的食用油和大米。
院子里,两位民警已摆好小板凳,架起了白色的背景布,女民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梳子帮老人梳理好头发。轮到三儿照相了,也许是从未见过家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他的目光在大伙身上扫来扫去,不愿去照相。但大伙儿注意到,三儿的眼睛时不时地盯着母亲和弟弟,“坐过去照个像吧。”听到弟弟这么一说,三儿高兴地从门槛上起身坐到凳子上。老母亲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着儿子,眼角流露出慈祥的笑容。
看着三儿照完像后,老母亲便回到厨房去煮面,民警们慌忙跟着前去帮忙。面条下好以后,老人最先给三儿满满地盛了一碗。一见开饭了,三儿像个孩子一样高兴的过来端上又回到门槛上,而母亲则坐在一旁流露出满足的目光。
母子俩要开饭了,我们也准备踏上返回的路程。一路上,脑海里不时浮现出老母亲梁玉莲的身影,一股莫名的力量支撑着我们忘记疲倦,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吧!(记者 赵文家 卢婷)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