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丁陶走向国内外的学者、名师

2011-09-06 11:2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尉志武曾经或正在主持包括国家基金委、教育部在内的科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他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教育部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他多次参加国际会议交流科研成果,曾在第2届国际二维相关光谱会议(英国诺丁汉)、第17届国际化学热力学大会(德国罗斯塔克)、首届亚洲二维相关光谱会议(韩国庆州)、第42届日本量热学与热分析会议(日本京都)等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或特邀报告。他曾获选参加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第3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第6届(上海)中美前沿科学讨论会;带团参加了2004年匹茨堡会议(美国芝加哥)、第6届中日双边及国际量热学与热分析会议(日本福冈)。他作为会议副主席或重要成员参与组织了第18届国际化学热力学大会(北京)和第40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大会(北京);作为会议主席主办了第4届国际二维相关光谱会议(北京)。他是教育部、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多项学术活动的评委,并连续两届担任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他还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同步实验室用户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国际热分析与量热学联合会理事。
尉志武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命有机磷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他现在担任化学系党委书记、兼任校国际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
去年他曾应邀在全国多所大学讲学现介绍其在烟台大学讲学情况如下10月27日,烟台大学第147期“两校名师讲堂”在建筑馆报告厅如期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尉志武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双亲分子相变研究新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化学生物理工学院党委书记邬旭然老师主持,部分教师、研究生和300多名大学生一起聆听了此次讲座。
尉志武教授首先以“人体或人体器官的保存”拉开了讲座的序幕,随即又以一则《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将听众深深吸引。紧接着,尉教授引出了自己在双亲分子相变方面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重点是生物体系中磷脂的双亲结构研究,利用实验与理论模拟手段举例说明了磷脂在温度变化、浓度变化和加入其它小分子后的一些相变规律,发现该类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头尾变化不一致等有意思的科学现象,将现场听众引入奇妙的化学与生物世界。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很快接近了尾声,但同学们的热情依旧高涨,现在提问接连不断,尉教授深入浅出的精彩解答又赢得了同学们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28日上午10点,尉教授来到综合楼509,与有关专业研究生及本科生代表进行了座谈。

相关链接  

尉志武是襄汾县汾城镇尉村人,2007年清明节回村祭祖,曾应时任县委书记陈玉士邀请,在襄汾中学讲演。
在一个半小时的激情演讲中,尉教授对成才理念诙谐幽默的表述,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真实感人的逆境成长经历引起了全场学生的强烈共鸣;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砺志奋发,攀登学新高峰的勇气与豪情。
听讲的学生纷纷表示:“尉教授的知识面很广,讲得非常精彩,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决心不辜负学校、家长的期望,考上理想大学,要像尉教授那样,成才不忘家乡,成长不忘人民。”尉志武教授风趣而认真地说:回襄汾中学作报告,不仅完成了县委陈玉士书记交给的“任务”,而且也实现了自己多年来一直想为家乡做点贡献的愿望。他说,对家乡学子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成长谈几点看法,目的是希望广大青年学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使他们能够尽早成长。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现在正是关键时期,如果能给他们加点油、鼓把劲。为他们考出理想的成绩做点贡献,便不虚此行了。去年襄汾中学祁麟已考入清华大学。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十年坚守磨利剑

 

下一篇: 电力“情报员”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