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佩杰母女俩与高敏合影。记者 王小庚 摄
今年还不满20周岁的孟佩杰5岁那年生父去世,迫于生计,母亲无奈将她托付给了养母刘芳英。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刘芳英患上了椎管狭窄症,经住院治疗后最终只能拄着双棍缓慢行走。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年仅8岁的孟佩杰原本同常人无异的童年生活戛然而止了。她开始尝试着靠自己稚嫩瘦弱的肩膀一步步挑起家庭的重担。
“圆圆的是蒜,长长的是葱,扁扁的豆角绿油油……”由妈妈编的这首买菜顺口溜我们现在已耳熟能详,而这恰恰就是当年“小当家”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孟佩杰初中毕业后,母亲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双腿完全失去知觉,整日只能卧床不起,最后彻底失去了自理能力。眼看着开学时间一天天临近了,孟佩杰还在去临汾继续完成学业和留在家中照顾养母的两难境地中做着艰难抉择。最终她做了一个最勇敢的决定,带上母亲一起上大学。
在学校附近选中一间出租房后,孟佩杰便开始了自己学校——出租房两点一线的每日奔波。在不误课程的同时,她还需要抽出时间照顾好母亲的饮食洗漱敷药按摩等大小事宜。对一个90后的女孩而言,能够12年不离不弃始终如一地照顾守候在养母身旁,这种品质和毅力即便是与古时广为传颂的24孝故事相提并论,也毫不逊色。
或许正源于此,孟佩杰的事迹令无数国人为之落泪动容。
9月24日上午,一位位不远千里专程赶来的“不速之客”一次次出现在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209病房,给了佩杰太多的惊喜和感动。
当日9时40分许,一位风尘仆仆的大姐闯入了记者的视野。只见她手拎大包小包径直走进209病房,操一口浓重的东北口音热情地跟佩杰和刘芳英打着招呼。
大姐告诉记者,她叫高敏,来自山东威海,现在当地开了两家幼儿园。日前,她在烟台进修时观看了21日晚播出的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深深地为孟佩杰的孝心孝行所感动。于是,她就一时念起,当即买了一张烟台到长治的长途大巴车票,又倒了一次车,历经24个小时的舟车劳顿来到临汾,就是为了能跟小佩杰见一面。
9月23日中午抵达临汾后,高敏打车直奔佩杰所在的临汾学院。正所谓好事多磨,高敏在费了好一番周折后,才在好心学生的帮助下与孟佩杰取得了联系。
记者注意到,高敏带来的大包小包里装的全是给孟佩杰买的新衣服。她说,现在正值换季时期,就想多给孩子多买点替换的衣服。孟佩杰换上新衣服后十分开心地说:“新衣服真漂亮。”不过嘴里还一直念叨着高阿姨买的衣服太贵。
高敏说,她有个15岁的儿子,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佩杰一样优秀。她表示,希望幼儿园的孩子们都能以佩杰为榜样,成为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希望佩杰可以好好学习,有个好身体,等以后妈妈身体恢复好了后,我带你们俩去威海旅游一圈。”临走时,高敏把佩杰紧紧搂在怀中迟迟不忍松开,感觉是那样的依依不舍。
随后,7位隰县老乡的突然登门造访,令小佩杰倍感意外:“还是老家的土话听着亲切!”
老乡之一的苏建龙告诉记者:“我为隰县出了这样一位全国道德模范而感到无限光荣。孝顺父母或许不难,但能够12年坚持不懈地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无怨无悔,真的是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我特别钦佩的就是她那种永不放弃、坚持到底的精神和毅力!”
同为老乡的苏建云也难以抑制自己内心的激动:“才20岁的孩子就养了母亲12年,真是一个好闺女。小佩杰的事迹实在是太感人了,对我们的心灵都是一种净化和洗礼。我有两个小孩,以后一定要以佩杰当榜样,不光是教育孩子学会孝顺,我们当大人的也应该学习她的这种精神。”此时此刻,孟佩杰的眼中早已泛起了晶莹的泪花,用哽咽的声音说了两个字“谢谢!”
这个时候,不足10平方米的病房内早已经挤满了包括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组、山西黄河新闻网、临汾日报、临汾电视台、临汾电台在内手持长枪短炮的10余名记者。
临近中午时,又有一位好心人匆匆丢下1000元钱后甚至连名字都不愿透露就要转身离开。最后在小佩杰的一再央求之下,他才掏出了自己的名片。好心人叫徐兴柱,来自山东,此次是来临汾出差。听说临汾有位“最美女孩”后,徐兴柱特地在回家前赶来看望孟佩杰并献上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必须承认,10余年来,孟佩杰一家的遭遇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但小佩杰从不向命运低头的意志、乐观积极笑对人生的态度,最终迎来了生命的怒放。人生是不公的,但在面对不为命运之神眷顾的人生时,小佩杰没有只言片语的怨天尤人,没有一丝一毫的逃避退缩,只有积极勇敢地面对担当。曾经肆虐的狂风暴雨终有雨过天晴的时候,回想起来也不失为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这种道德的力量,正在净化着越来越多的心灵。
记者 王小庚 实习生 段小婷
【责任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