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孝的“长征”进行到底(下)

2012-04-24 08:58: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感恩号”——孝行天下磨难多“一个母亲,两个儿子,37双磨破的鞋,跨越1000多个城市,517天走过3.7万里,这一段感恩的旅程,铸就了中国孝子的典范,这就是他们孝行天下,情传万家的理由!”——阎肃(2011年中国十大孝子颁奖盛典颁奖词)
牵引着重达700斤的房车,每日徒步80华里,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两兄弟始终如一、矢志不渝成就这番堪比当年红军万里长征的伟业壮举?
让我们听听哥哥王凯的回答:“这事要是发生在100年前很正常,因为这就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现在各地政府给了我们哥俩很高的荣誉,在全社会也引起了很大轰动。这都是因为我们把一直引以为豪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孝道给丢失了。社会当下的悲剧就是孝道不复了。2010年,‘感恩号’荣归故里后,我们俩一刻也没有停下感恩的脚步,前往全国各地宣讲孝道。就是希望在全社会唤醒孝道的回归,让更多的人找回自我,重拾孝道,践行孝道。世间每多一个孝子,就会多一个和谐的家庭、多一位幸福的老人。”
万里征程绝无一帆风顺的可能。2007年9月,“感恩号”从黑龙江兰西县老家出发,走了一个多月后才赶到沈阳。此时兄弟俩的脚都已磨出了血泡,母亲看了十分心疼:“跑的地方也不算少了,要不咱们就回去得了。”王凯一听连连摆手:“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兄弟俩还远没有到实在走不动的程度。妈,你的梦想才刚刚开始,怎么可以轻言放弃呢?”
往回走,只能回到原点;往前走,才能实现梦想。
行至湘粤交界,一座长达280公里、最高海拔3000米的“庞然大物”——南岭横亘在“感恩号”面前。只要翻过南岭,前面就是一马平川。山脚下,不少路过的司机都劝他们放弃:“我们的车爬坡还得一挡,你们这车无论如何也是过不去的。”距梦想只有咫尺之遥,“感恩号”怎么可能放弃?爬坡时,兄弟俩头上的汗水如倾盆雨水一般浃背而下,被汗液浇注的双眼根本睁不开。王凯只能用余光瞄着路肩白线,毕竟这里是山区路段,道路两旁即是万丈深渊。
数个小时的靠顽强意志坚持攀爬后,感恩号终于登上了南岭的最高峰。“爬上南岭之后,看着下面的高速公路就像两条白线,穿梭的车辆就像甲壳虫。这个时候,我们才感觉到自己真的很伟大、很了不起!”王凯的言语中透着几分激动和豪壮。
途经河南驻马店时,一位8岁的小女孩对于一路前行风尘仆仆的感恩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听明白这是一次专为母亲的圆梦之旅时,小女孩的眼角有些红了:“伯伯你们太伟大了,等着我给你们买纪念品去。”半个小时过去,孩子拿着一个纸盒跑来:“我没钱买礼物,这里面是30多支我刚叠好的千纸鹤,送给两位伯伯,祝你们一路平安。”捧着这份虔诚而又珍贵的礼物,王凯、王锐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到了深圳,经常有好奇的路人过来细细打量这部带有传奇色彩的感恩号。“究竟是什么动力驱动着它跑到这么远的地方?”王凯听后付之一笑:“我们用水!爱是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孝是一种美德,代代相传。当你用爱和感恩来回报母亲的恩情时,当你把身上的水分转变成汗液的时候,你就拥有了无穷无尽、取之不竭的动力!”感恩号一路风雨一路歌,沿途所谓“炒作、做秀”的非议之声也从未绝于耳。兄弟俩却不把这些声音放在心上,因为所经之处,已有太多太多的人读懂了他们的心意和初衷:“年近60岁的他们,还有必要炒作吗?就算是炒作,那又有什么不可以?换了谁,会心甘情愿付出如此多的汗水和辛劳,去进行这样的炒作?”在广东韶关,有一位热心人替兄弟俩诉出了胸中的肺腑真言。
孝的长征——一辈子当驴又何妨。
每天甄选适当的场所地点留宿过夜,始终是摆在王凯、王锐面前的一道难题,长期考验着哥俩的智慧。517个星夜里,无论是加油站、废弃厂房,抑或是草垛旁、田野上,甚至是太平间都一度成为感恩号的容身之处。“别看我们的房车只有两平米大,没准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家,但它却是最和谐、最温馨、最幸福的家。小小房车天地间,感恩何问窄与宽!”看得出,兄弟俩很是为花了40多天时间亲手打造的这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房车而自豪。
王凯告诉记者,自己每到一个城市,都会遇上热心人停下车来询问需不需要帮助,还有人给他们送去饮料和水果。王锐感慨地说:“人活一世,一定要干好事,行孝道,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孝顺二字,就是你行走四方无往不利的名片和通行证。”行孝不难,贵在坚持。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自己能够善始善终走完这段孝行天下的征程,兄弟俩觉得首先要源自对母亲的爱。父亲参军17载,一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的工作中。这么多年,是母亲含辛茹苦地将他们兄妹四人一个个拉扯大。母亲没有多少文化,但却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从小就教育他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之类的人生哲理。
由于“感恩号”前端的设计造型与普通的畜力车颇为“神似”,很多人都往往将其视为一辆驴车。“老兄,这么善待你家毛驴呢!”每当遇到此类戏谑和玩笑,在前面拉车的王凯都会再三强调:“这不是驴车,是人力车。”兄弟俩心里明白,乌鸦尚懂得反哺回报母亲,嗷嗷待哺的羔羊亦知道跪乳感恩,那么我们贵为万物之灵长,别说给母亲当500天的驴,就算是当一辈子的驴又有何妨?天地重孝孝当先,孝能感动地和天。500余天的时间里,来自沿途各地的热心人士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把矿泉水、饮料、水果等物资补给到感恩号上。与此同时,但凡感恩号途经城市的旅游景区,无一例外地对其敞开大门夹道欢迎。3万7千里的感恩穿行,800多座城市的邮戳见证,现身说法铭刻传递中华孝道的光辉和印记,“感恩号”的传奇之旅逐渐唤起了越来越多国人的情感共鸣。
集结合众之力,汇聚万千爱心,驱动着感恩号的车轮自始至终滚滚向前周而复始循迹天涯。
“感恩是快乐,尽孝是幸福。”这是采访过程中,王凯王锐兄弟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对俩兄弟而言,他们从未把驱动“感恩号”奔袭千万里当成是一种负担和煎熬,恰恰相反,他们将其视之为报答母亲恩情,满足老人心愿的不容商榷的不二选择。纵然历尽千难万险,走遍坎坷辛苦,做儿子的也一样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感恩号”虽然不走了,但感恩的脚步一刻也不会停下,王凯王锐会在神州大地上用另一种方式延续自己的感恩之旅,“现身说法”这段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传奇征程,旨在把当今社会渐行渐消的感恩和孝道重新唤回,弘扬传承,薪火不熄,“我们懂得,对自己的父母,再大的孝也是小孝;对天下的父母再小的孝也是大孝。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俩兄弟一定会将孝的长征进行到底!”本报记者 王小庚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亲情无价

 

下一篇: 无悔青春铸警魂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