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雷锋兽医”在自己的岗位无私奉献着

2012-05-22 10:33: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记者 梁娟)他们是一天到晚围着牲畜转的一群人,陪伴牲畜的时间比陪伴家人的时间还要多,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职业兽医师。在尧都区枕头村就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乡亲们一直称他为“雷锋兽医”,不仅仅因为他与雷锋是同龄人,更因为他像雷锋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大家做了很多的好事,他就是梁顺喜。
梁顺喜是枕头乡枕头村的老兽医。几十年来,他不怕脏、不怕累,为山区群众的猪、牛、羊等牲口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无私奉献着,为当地的畜牧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近日,记者前往梁顺喜家中,对老人进行了采访。
推开梁顺喜的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很大的书柜,里面全部摆满了兽医学类的书,还有几副老花镜。这些老花镜的腿都掉了拿毛线固定着,仿佛见证着梁顺喜在医学事业上走过的每一步。
枕头村地处临汾市尧都区西南的深山区,由于耕地少山坡多,当地人就有利用地理条件养家畜的传统。在这里,几乎家家都有几头牛、几只羊,方便放养。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号召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养家畜的人很多,兽医却很少。一些人因不懂科学养殖而造成家畜死亡,使集体和个人蒙受损失。梁顺喜在中学毕业后,就学了畜牧兽医专业。梁顺喜从学校毕业后,又跟着当地一位老兽医学习,还不断去运城、吕梁、忻州、西安等地拜师学艺,进行钻研、学习。掌握了许多牲畜疾病预防方法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技术,他在学习兽医学的道路上是勤奋而刻苦的,很快便在十里八乡有了名气。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梁顺喜来到了枕头乡的兽医站。2001年在大家的推荐下,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当了支书的梁顺喜,到村里开会、到各组落实工作,都背着兽医包,只害怕有村民找他给牲口看病,耽误了病情。他除了忙村里的事情外,心思还放在兽医工作上。
“我当时本放不下兽医站的工作,是乡委做工作,说作为共产党员,我们的职责就是为民服务,减轻国家的负担,报效祖国!听了乡委的话我二话没说,说服了妻子和老母亲,就回到村里,一边忙着村里的事,一边帮村民家的牲口看病,一直到2006年退休。现在发挥余热和照顾年迈的母亲是我的新工作。”梁顺喜对记者说。
回想起自己多年来的经历,梁顺喜给记者讲述了他惊心动魄的一次经历。2010年5月,乡宁县光华镇神角村一农户家里的老牛发生死胎,难产两天,病牛垂危。必须立刻给牛做截胎手术,然而光华镇兽医站的兽医一个人难以完成手术。梁顺喜得知后立即赶往现场,经过4个小时的努力与密切配合,顺利取出胎儿,挽救了老牛生命。
“老梁,是我们乡有名的‘雷锋兽医’,如果家畜有问题,不管什么时间叫他,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我家住的远,老梁得步行一个小时到我家给家畜看病,我真的很感谢他!”村民李红星说:“梁顺喜时时刻刻为我们排忧解难,他从不图利。像到我们这种贫困的人家里看牛、猪等,他都不收出诊等费用。有时候家畜生病,深更半夜就得把他叫来。”多年来的一线工作,让梁顺喜的兽医医术日以娴熟,,也有不少公司的老总看到他技术娴熟,就对他说:“来我们公司干吧,比你这挣的多得多,什么问题都不用担心。”面对如此优厚条件,他一点也未动心。
他想,社会不断发展的越来越好,可是城乡差距还是很大,自己虽然是一名兽医师,但他觉得只有把自己的技术奉献给养殖户,以自己有限的能力帮助到村里需要帮助的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