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贾芝真从部队转业到市中院工作,2008年她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09年开始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作为一名从事审判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法官,贾芝真始终坚持案件审判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立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原则,积极稳妥的做好案件调解工作。坚持公平公正、注重情理兼容,以一颗真诚的心,调解了多起社会广泛关注、涉及民生大局的重大民事案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2010年国庆前夕,贾芝真受理了市某医院与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一案,因涉及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致使合同中途解除而引发某公司员工群情激昂,矛盾尖锐,分歧很大,该公司还召集员工准备上访。官司打到二审,上千万的固定资产已闲置了很长时间,如果不能及时妥善解决纠纷,将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和无法估量的损失。贾芝真从双方争议的焦点入手,通过摆事实、列证据、讲法律、述人情,选准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点,经过贾芝真十多次反复耐心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平息了一起将要发生的集体上访事件,避免了企业的财产损失。
民事案件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贾芝真常说:“民事法官整天与老百姓打交道,当人民群众有了矛盾纠纷,寻求法律保护的时候,真心实意对待群众就是我们的责任。”审判实践中,贾芝真扑下身子,把自己融入群众中去,真心为民,诚心待人,用心做事,以百分之百的努力为民排忧解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审判工作中,一起案件让贾芝真记忆犹新:梁某在上班期间因故身亡,与其同居的刘某母女和梁某父母因梁某的死亡赔偿金形成诉讼。围绕孙女小娜(化名)是否为梁某亲生,双方产生激烈争执,互不相让。看着花甲老人和年幼的孩子,考虑到一方是老年丧子,又要承担诉讼之累;另一方是丈夫早逝,又要独自抚养年幼的女儿,贾芝真感到,案件如若处理不当,势必诱发新的矛盾,影响一家人日后和睦相处。贾芝真苦口婆心地给双方做起了思想疏导和法律宣传工作,并多方查阅资料,复制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中一起与本案类似的节目,用权威解读,给当事人启迪和思考。最终,双方被她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处处为当事人着想的一腔真情所感动,由怨气冲天到心平气和的签订、履行了调解协议,达到了案结事了人和的理想效果。
调解作为一种结案方式,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份责任。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以来,贾芝真恪尽法官职责,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称赞,树立起了人民法官公正、高效、亲民的良好形象。2010年她审理民事案件调解率为55%,2011年调解率为59%,刷新了民事二审案件调解纪录。贾芝真说:“调解不是简单地说好话、和稀泥,要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处处为当事人着想。对每一起案件,都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充分了解案情、找准化解矛盾切入点,用温和的话语、中立的态度消除当事人的误解和猜疑;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消除当事人的抵触和怨气,平息干戈,化解矛盾,才能取得最佳的审判效果。”
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官,贾芝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怀着对司法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女性的坚韧执着、踏实勤奋的工作,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
(记者 白洁)
【责任编辑: 】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