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乐 合唱团里挑大梁
“年轻时,我是原临汾铁路分局文艺宣传队的一员,那时候,我们所有的作品都是根据一线铁路职工工作、生活的真实情景精心编排加工而成的。平均每年在南同蒲铁路上巡回演出达六七十场。”由于工作上的突出表现,1973年,杨从盛在当时的工作单位——运城火车站公安派出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4年,从临汾铁路公安处工会主席岗位上退下来的杨从盛,一时间忽然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作为一名老党员,虽然退休了,我能为咱社区、为群众做点啥?”杨从盛寻思着。
就在这时,车站社区主任王银凤亲自登门,邀请杨从盛“重新出山”,担任车站社区艺术合唱团、天天乐合唱团的执行团长。“当时,虽然他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血压和心率都有些不正常,但是一提到带领大家搞群众文化活动的事儿,还是二话没说应了下来。”王银凤说。
执行团长、指挥、声乐老师……从接到“差事”的那一刻起,杨从盛就开始身兼数职。面对成员中大多数零音乐基础的退休职工和家属,为了提高队员的演唱水平,杨从盛亲自备课,手把手教授基本乐理知识。
不畏酷暑寒冬,不惜汗水辛劳。多年来,在杨从盛的带领下,合唱团多次参加车站街办事处党工委、车站社区庆“七一”、庆国庆等演出20余场,群众和各级领导也向他们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自掏腰包 困难都是纸老虎
“队员们没有演出服,我找来赞助单位支援了65套;买合唱话筒,我又筹集到赞助款购买了3套;为了增强演出效果,我出钱请来了乐队亲自伴奏……”用杨从盛自己的话说,“谁叫咱是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困难,必须冲锋在前,迎难而上!”
“人退休了,思想不能‘生锈’”,是杨从盛常说的一句话。为了合唱团能够创作出更多贴近时代、贴近受众需求的艺术作品,杨从盛经常读书、看报、浏览网页,随时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也保证群众文艺紧跟形势,掌握宣传导向,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活到老,学到老,通过在音乐理论、声乐教程,练和声、编曲创作上的不断“充电”,杨从盛先后为社区创作群众歌曲《和谐社区大家园》、女声表演唱《计划生育是国策》,并编配《天路》《我向党来唱支歌》《芦花》《南湖的船党的摇篮》等6首合唱歌曲,为群众打造出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
每年寒、暑假期间,杨从盛都会带领孩子们参加社区丰富多彩的十项假期活动,组织孩子们参加义务劳动,为一线铁路职工送绿豆汤、写慰问信;开展安全法规讲座;举办“老少同乐”文艺演出,掀起“创建和谐小区、争当优秀小公民”的活动热潮。为此,杨从盛被尧都区政府授予“关工委优秀辅导员”称号,并多次被评为社区优秀党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从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社区群众文化事业辛勤耕耘着。“只要社区需要我,只要群众需要我,我我定会继续发挥一个老党员的光和热,同大家一起把社区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为创建和谐社区尽一份微薄之力。”杨从盛笑着说。
记者 成华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