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兆利:服务百姓的好法警

2012-07-04 10:4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扎实工作,心诚做事,和睦相处,努力向上。”从一位屡立战功的部队副参谋长,到检察机关的普通科员,再到法警支队的支队长,他以一颗平淡之心,从服从做起、从服务入手,用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信仰诠释着法警这个神圣的职业。
他就是郭兆利,现任临汾市人民检察院法警支队支队长。
淡泊名利 扎实工作
2004年,36岁的郭兆利已经是立过11次战功的陆军某旅副参谋长。然而,也就是这一年,由于工作需要,他转业至临汾市人民检察院,成为检察院政治部的一名普通干警。
一切从零开始。
“从部队的副参谋长一下子成了骑着自行车上下班的检察院干警,这样的人生转折,对于年轻的我来说并不是坏事。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尽快地去了解、观察、熟悉这个全新的环境,更要以一颗平淡的心去面对。”郭兆利憨厚的笑容里充满了真诚。那时,他谨慎、细致地管理着检察官等级评定的档案。
之后,由于工作需要,郭兆利从检察官培训中心的副主任调任现在的法警支队队长。在这个岗位上,他用部队上养成的严谨的工作作风去训练法警队伍。近年来,他带领的队伍先后荣获各种奖项。法警支队的工作虽然繁琐,但郭兆利总是会细心、谨慎、耐心地去处理,半军事化管理,为安全办案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谈起家庭,郭兆利表示,没有和睦的家庭就没有好的工作成绩,他要求自己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我会把70%的精力放在工作上,30%的精力放在家庭上。虽然工作繁忙,但一有时间,我就会与家人沟通、交流,而她们也很支持我的工作。”
尽职尽责 为民办事
在市检察院门口,不会看到有上访的老百姓苦苦等候而无人接待的现象。相反,接待时会有一杯水,饭点时会有一碗热乎饭,这是市检察院法警对待上访老百姓的一种态度。
郭兆利来自山东农村,本着善良、宽厚的处事基调,以及对老百姓那种更为深厚的感情,他化解了很多上访群众的矛盾。
谈起群众上访,郭兆利随即从办公室的储物柜里拿出了一样“物证”——一把劈柴的斧头。“有一位老人认为有关部门对案情判处不公,当时就拿着这把斧头来检察院上访,并称如果事情不予处理,他就要自杀。”当时郭兆利在大门口接待了这位老人,并开导他不要用这种过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帮助他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和领导,“这时,他才肯把手里的斧头给我,当时那种紧张的气氛一下子便消除了。”作为群众上访的第一道关口,对于每一位法警来说,这只是他们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也是他们应尽的职责。郭兆利认为自己仅仅是帮助上访群众联系到了领导,孰不知,手持斧头上访的这位老人却将他视为贵人,令他意外的是,这位老人再找到他时,竟然以下跪的方式表示感谢。“对于每一位法警来说,我们仅仅是联系领导与群众之间的一根纽带,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见到了希望见到的人,解决了要求解决的事,这就是大事。”其实,就是在郭兆利这样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背后,或许还有更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故事,其核心就是郭兆利对自己所要求的“履行党员义务,服务百姓,要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实事,不要虚的、空的,不要只说不做的。”这也正是郭兆利所恪守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在他看来,这就是信仰。(记者 王隰斌 尹飞)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