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老人

2012-07-19 09:27: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于德全在画室作画。于靖华 摄


自幼喜画,上世纪60年代在山大就读时曾拜师齐白石入室弟子杨秀珍先生习画,为白石老人再传弟子。退休后,重新拿起画笔,振奋精神,静心作画,在画中陶冶情操,在画中磨炼意志,在画中书写春秋。
“螃蟹画得不错,虾画得也不错……”
从于德全画展的展厅走出来,指画家宋希祥的点评让我不禁暗暗在心底竖大拇指,因为我在于德全的家里见过他的恩师、齐白石弟子杨秀珍赠他的3幅真迹,其中就有一幅嬉水的虾和一幅横行的螃蟹。当时,于德全一边如痴如醉地欣赏着杨秀珍的真迹,一边感慨地说:“看真迹的感觉就是不一样呀!”7月16日上午,《于德全中国画展》在临汾三中文体馆拉开了帷幕,慕名来看画的书画爱好者络绎不绝。此次画展由临汾市文联主办,100幅隐隐透露出齐白石风范的作品使我市书画爱好者眼前一亮。
擦肩而过
于德全说,我从小就钟情于画画,可命运总是喜欢和我开这个天大的玩笑。命里有两次,上天总是把最好的美术老师送到我的身边,却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又关上了那扇艺术的大门。第一次是在报考大学的那年,因为3年自然灾害,艺术系停止招生,第二次是在参加工作后,被县委书记要去做了秘书。
上世纪40年代,于德全出生在襄汾县赵曲镇城南村,尽管父母是从山东青州逃荒过来的,但还是倾其所有把于德全送到了学校。刚刚踏进校门,于德全就被学校里的一位老师吸引住了,这位老师经常让孩子们坐成一排,为孩子们写生,老师曾经把一张为于德全画的肖像送给他,看到画面上自己稚气的模样,于德全打心眼里佩服,从那时候开始,于德全就喜欢上了画画。报考大学那一年,于德全一门心思地要考艺术系,他的美术老师亢天寿也看好这个难得的好苗子,高考前夕,带着他上塔儿山、下汾河湾练写生。然而就在高考的前3天,学校接到一纸通知:因为3年自然灾害,艺术系停止招生。好在他的外语成绩是100分,于德全无奈报考了外语系。
柳暗花明
顺利地进入山西大学外语系,由于心中还惦记着画画,于德全经常去艺术系“看看”,他发现艺术系的学生画的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好。一次偶然路过老师打饭的小餐厅,于德全意外地发现这里挂着几幅画,一幅虾、一幅水果、一幅花鸟,于德全立即就被画的气韵吸引住了。从此,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经常去看这几幅画。记不得是第几次去看画的时候,正在他全神贯注看画的时候,一位挎着篮子的老太太走到他身边问他:“你是艺术系的学生吗?”于德全回答:“我是外语系的。”老太太接着问:“你觉得艺术系学生的作品怎么样?”于德全说:“那些学生的作品不好,这几幅作品好。”老太太笑了:“这几幅画是我画的,我叫杨秀珍,你想跟我学画吗?”
于德全这才知道,由于自己这些日子老是来看画,自己已经被这位个子不高、每天挎着竹篮出来买菜的老太太注意很久了,后来他才知道,这位尽管挎着竹篮买菜,但依然气度不凡的老太太就是齐白石的入室弟子杨秀珍。那时候的杨秀珍已经失去了工作,学画只好在杨秀珍的家里,杨秀珍的家很小也很整洁,于德全一边跟杨秀珍学画,一边听杨秀珍讲一些齐白石的故事。
杨秀珍讲过,齐白石上课,很少讲理论,而是把桌子围成一圈直接教学生创作。有一次,齐白石课上画的一幅画难度非常大,一节课下来的时候,只有杨秀珍一个人跟上了齐白石的进度,也就是在这次,杨秀珍引起了齐白石的注意,很快,齐白石认定了杨秀珍的才华,收杨秀珍为入室弟子。
于德全现在依然清楚地记得跟杨秀珍学画虾的情景,杨先生一边画一边对他说,虾一般是7节,齐先生为了构图,一般画5节,咱们也画5节吧。画牡丹花丛中的蜜蜂,杨先生说,蜜蜂的翅膀一般用晕染法才能生动,看杨先生先用水画,然后点墨,小蜜蜂的翅膀就活灵活现地晕了出来,先生教的诀窍,于德全牢牢地记在心里。
作画不止
山西大学外语系毕业后,于德全分配到吉县中学担任老师,临行前,杨先生赠予德全3幅画,勉励他在艺术的道路上坚韧不拔地前进。走进吉县,听着黄河的涛声,于德全暗暗准备,一定要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好好拼搏一番,然而,在一次学生会的发言上,正在发言的于德全一眼被当时的县委书记相中当了秘书。从此后,于德全弃教从政,再没有多少时日作画了。一直到退休,于德全再返母校拜见杨先生,这时的杨先生尽管年事已高,但仍然叮嘱于德全:“千万不可把画丢了!”先生的话,如拂面的春风,暖着于德全的心扉。在老伴的支持下,家里70多平方米的房子挑了最大的一间做了于德全的画室,于德全专程去安徽买来宣纸,重新拿起久违的画笔。在自己这间画室里,于德全进入了忘我的创作状态,有时候一连3天都不下楼,不知不觉间,10个春秋就在笔墨纸砚间悄悄地过去了,而于德全手中的那支画笔却愈练愈老辣了。他说,夕阳余晖,时日已晚,余将笑对人生,依然前行,一息尚存,作画不止。(记者 刘晚)

咏梅

春华秋实

书法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医学界的“奇葩”

 

下一篇: 四十一载农村情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