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夸的好“女儿”张彩臻

2012-08-14 08:3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在老干部活动中心的3年里,她始终把老干部当成自己的亲人,放弃所有的休息日,满怀热忱地为他们健身、休闲、娱乐服好务。2010年8月,老干部活动中心被评为“全省达标创优先进单位”。在家庭,侍奉婆婆如自己亲生母亲,二十余年悉心照料,使其康复自理,愉快度晚年。视妯娌为姐妹,不计得失,团结和睦,创造了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她就是市中级人民法院老干部活动中心员工张彩臻。
把老干部当亲人
张彩臻从院机关服务中心调整到老干部活动中心工作,当时活动中心刚投入使用,设有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房和阅览室等,承担着50多位离退休老干部的娱乐、健身、学习、休闲等多项工作任务。活动中心人手少,仅有主任郭金明和她两个人。活动中心工作头绪多,既是活动中心的管理员、保洁员,也是老干部们的服务员。活动中心工作时间长,一年四季除法定节日外,没有休息日。有时到了下班时间,有些老干部正在打牌、下棋等活动尽兴,经常会推迟一半个小时下班。3年多来,她坚守工作岗位,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怕脏、不怕累,每天都把活动中心地板、健身器材和桌椅以及卫生间进行擦洗、清扫和整理,始终保持整洁、有序。每天在开放前提前十几分钟进行通风、透光,为老干部创造一个清新的活动环境。
张彩臻注重从细节之处做起,像对待亲人一样,“孝敬”老干部。有一位老干部年逾七旬,子女均在国外工作,生活孤单,我就经常与他拉家常,对其遇到的购物、买菜等生活琐碎事情,经常予以帮助。有位老干部患有脑血栓,行动不便,进出门时,她主动扶一把,并经常提醒锻炼时慢一些,避免受伤。有位老干部去年体检时查出患有心脏病,经常精神不振,她就帮助老人查找相关资料,告诉饮食、用药方面需注意的事项,鼓励战胜病魔。逢年过节时,是最忙的时候,一些老干部住在楼上,年事已高,上下楼不方便,她就挨家挨户爬楼梯,把过节福利送到他们的家里。把老干部当亲人,老干部亲切地称呼为“小张”,如同把她当成女儿一样。2010年8月,由于活动中心成绩突出,被评为“全省达标创优先进活动中心”,受到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的表彰。
待婆婆如亲妈
张彩臻出身山区农村,父母为农民,经济收入少,家庭条件差。1990年,年仅50多岁的婆婆突然患上脑血栓,住院时,张彩臻坚持守候在身边,悉心照料,在较短时间便基本痊愈出院。二十多年来,治疗脑血栓的维脑路通、复方丹参片、维生素E等药品是婆婆一日三餐离不开的必需品。丈夫工资低,她多年没有正式工作,家庭经济拮据。尽管如此,她还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保障老人药品的正常使用。由于刚开始,三十元、五十元一瓶瓶、一盒盒买小包袋的药品,到后来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用药剂量也在不断地加大,经常一次性花二、三百元到药材公司批发较大包装的药品,一方面省些钱,二则可以买到货真价实的放心药,使老人常年有充足的药品,避免老人担心吃完,跟不上,减少用药的次数和剂量。
每年都要带婆婆到医院体检一两次,了解老人病情变化,针对性用好药。在每年春秋时节,总要督促和安排婆婆进行输液,防止因气候变化,使病情复发。二十多年过去了,婆婆由不能自理、恢复到基本康复,还照料公公的日常生活。逢年过节、过生日时,都要给公公、婆婆买上新衣服、调剂和改善老人的生活。由于孝敬老人,没有发生婆媳矛盾,有效地减轻了丈夫的家庭负担,有力地支持了丈夫工作,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在事业上不断取得新进步。
视妯娌为姐妹
张彩臻的丈夫弟兄姐妹中只有他一人考上大学,走出了农村,参加了工作。她一直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兄弟姐妹,与妯娌之间勤沟通,勤商量,避免出现误会。对家务事,积极征求公公、婆婆与兄弟们的意见和建议。多年来,她不计得失,不讲吃亏便宜,以一颗宽容的心,处理好弟兄妯娌之间的关系。
对丈夫的哥哥、弟弟家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她竭尽全力予以帮助。丈夫哥哥家三个子女,通过张彩臻与丈夫的介绍和帮助,先后来到临汾,有时吃住在家里,分别学到了修车、修家电、美容理发的技术,如今他们的小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今年3月,丈夫弟弟的儿子因病来临汾就诊,提前挑选、联系医院,到尧庙车站接站,帮助办理了就诊、住院、买药等方面的手续,并在家里做好可口饭菜送到医院,每天都要打几次电话或挤出时间去医院探望,使他们感激不已。她与妯娌之间、丈夫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在邻里、亲戚、长辈之间被传为佳话。(记者 李媛)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