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必须要浇透,才能保证红薯苗的成活率。”虽然前一天晚上才从广东考察回来,但6月13日上午一大早,李秀强还是早早地来到“农夫菜园”。即使在广东考察的日子里,他也牵挂着菜园,看到员工老张正在给红薯苗浇水,李秀强还是不放心地蹲下身子,给他做示范。
“农夫菜园”所在的王滩村是个仅有105口人的小山村,距古县县城25公里,这里远离闹市区,村中林木茂盛,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大,两条小溪清澈见底。
2011年,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秀强的带领下,13户村民自发进行土地流转,成立了“农夫菜园”绿叶蔬菜专业合作社和4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生态化种植、订单式销售。“养殖区内的排放物经过发酵灭菌无公害处理,变为有机肥料,有利于有机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李秀强说,菜园里的蔬菜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农家肥,住在天然氧吧,没有任何污染,一上市就受到了市民们的认可和青睐。
经过不断摸索,李秀强在经营上采用“农居对接”机制,实行“生产基地→订户”超短流通模式,废除了按平方收取订金的模式,采用了县客户年订金1000元,市区客户年订金1500元的模式,由王滩村有机蔬菜基地生产的各种蔬菜直接分配打包装入菜篮,统一配送到蔬菜供应点。承包菜园的居民作为有机蔬菜基地的会员,持会员卡定期到蔬菜供应点领取一篮子蔬菜。这种模式缩短了从田间到餐桌之间冗长的流通链条,减少了中间环节,实惠了订户。如今,农夫菜园先后在临汾和古县设立了4个绿色无公害蔬菜专供点。
“最近一段时间,菜园内的生菜、油麦菜、白萝卜、西葫芦正源源不断地进入百姓的厨房。”李秀强告诉记者,现在菜园内栽种的菜品最多时能够超过30种。
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品尝到农夫菜园的绿色无公害蔬菜,李秀强改变经营模式,在原先办理年卡的基础上设立了体验卡和预约卡。为办理体验卡的市民一个月供菜10次,并赠送土鸡蛋和土猪肉及土猪肉水饺。”李秀强说,预约卡同样能够享受10次供菜,但是时间不固定,客户可以随时打电话预订菜品,为客户提供了便利。
从广东那边考察回来,李秀强看到了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广阔前景,更加坚定了走这条路的信心。“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开一个网店,把菜园的绿色无公害蔬菜放在上面销售。”李秀强说。
“在空闲处修建几间窑洞,将来开发农家乐、搞采摘节。”说起今后的打算和规划,李秀强的脸上掠过一丝微笑,指着不远处的山坡,他畅想着今后满载市民的中巴车停在农夫菜园门口,前来参观体验的市民们走出车厢,进入菜园采摘、游玩……(记者 苏亚兵 卢凯)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