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罗小龙)日前,笔者来到大宁县徐家垛乡南桑峨村,远远望去,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有序地排列着;走进棚内,甜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们穿行其间,忙着将刚采摘的新鲜甜瓜装上车,喜悦挂在每个村民的脸上。
村党支部书记贺俊星介绍,他们村地处昕水河畔,共有水地600亩,土地肥沃,光照充足,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大棚甜瓜和蔬菜。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共发展日光温室大棚蔬菜100座,户均2座。去年,大棚甜瓜和蔬菜实现总收入达到100万元,创造了每个大棚早熟甜瓜和蔬菜收入2万元的好效益。同时,在大棚内试种的10亩白莲取得成功,为特色产业发展创出一条新路子。
“以前种玉米,亩产500公斤,按每公斤2元计算,10亩地每年收入1万元;如今发展大棚、种甜瓜就大不一样了,每亩可产1500余公斤,按每公斤6元的批发价计算,每亩可收入9000余元,10亩就是9万余元,是种玉米的将近10倍。今年,我在原有的4座大棚的基础上,又承包了6座,现在共有10座大棚,今年的收入要达到10万元以上呢!”在大棚里,贺俊星给我们算起了他家的增收账。
近年来,大宁县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以高效示范园区为龙头,在沿川乡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强力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全县共建设蔬菜大棚2400座,2500户农民从中受益,县委、县政府还投资给所有蔬菜大棚建起了水利配套工程,有了水利设施,旱涝保收,农户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更高了。特别是去年全县生产蔬菜瓜果6000余吨,带动每户菜农增收8000余元,沿川4个乡镇的农户都加入到设施蔬菜种植队伍中,基本实现了大棚蔬菜全覆盖。
当谈起销售渠道时,贺俊星喜上眉梢。到了瓜菜成熟时节,每天都有本地和外地的商贩在地头收购,有时还供不应求,根本不用考虑卖不出去的问题,现在村里好多农户都在积极发展大棚蔬菜,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争取早日致富。
责任编辑: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