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领导干部下基层有“五盼”

2012-08-24 10:02:00 来源:

领导干部下基层是转变机关作风、切实体察民情的一项重大举措,然而笔者在农村了解到,个别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时作风漂浮,走马观花,没起到应有的作用。农民很不欢迎身下心不下的领导干部下基层。他们对领导干部下基层心中有“五盼”。
一盼“轻车简从”,不扰民。少数领导干部下基层时人还在机关,便通知下面“充分准备”,甚至连走访对象见了领导说什么都“排练”好了;还有的下基层警车开道,大小车辆前呼后拥,走起来一大队,坐下来一大片,可谓阵容强大,引起基层干部群众的反感,下基层变味成了“吓基层”。农民群众希望干部下基层能轻车简从,多些微服私访,少点形式主义。
二盼“嫌富爱贫”察实情。一些领导干部只想到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去,不愿到条件艰苦、群众困难多、矛盾多的穷村去,不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简单,缺乏亲和力和感召力,致使党群干群关系由“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
三盼“身心同入”有感情。干部下基层不能只到现场站一站、看一看、问一问、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话,然后拍拍屁股一溜烟地回去了。更不能“隔着玻璃看一看,围着村子转一转,照看稿子念一念。”而要“身心同入”,真正沉下来,和群众“拉家常”把准群众的脉搏,摸清基层的实情。如果只注重形式上的“身入”,而没有带着真情实感的“心入”,深入基层”只会是作秀走过场。
四盼“常态长效”讲实话。各地党委政府,要把领导干部下基层,住村干部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出一个长效住村帮扶机制。可以让干部分批轮换住村,从而把阶段努力转化为持久动力,通过一批一批住村干部长期不懈地艰苦努力,从而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连续性,确保住村干部带来的项目如期完成,发挥效益,惠及群众。从而避免下基层沦为“一阵风”走过场”。
五盼“体察民情”办实事。干部下基层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各级党委对干部下基层要加强考核,减少和杜绝不解决问题不办实事的下基层,增强下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领导干部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带着政策下基层,带着课题下基层,带着责任下基层,切实把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落到实处。(董三刚)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