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 菜农走上富裕路

2012-09-13 10:43: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杨全)“这茬油菜上市后,一斤能卖五六毛钱,我大概能挣1000元左右。”9月10日,记者在尧都区屯里镇高河店村看到,菜农王梅和丈夫正在菜地里整理刚刚收割的小油菜,准备出售给附近的零售菜商。
王梅现在种植的菜地仅有6分,她将这6分地分成三块,同时种植不同的蔬菜。“我现在种的这块菜地是租的,之所以租到这里,是因为此处离市区较近,可以省下一大笔运输费用。”王梅告诉记者,他们两口子种菜已有三十多年,现在每年种菜能收入七八千元,但运输费就占了一大笔开销。所以,很多菜农都选择在城郊租种土地。
“以前种菜都是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现在不一样了,菜价基本上全靠市场的供需,一种菜可能昨天还贵得离谱,但今天就便宜了。”王梅说,现在种菜要想挣钱,就必须会算经济账,还得预计什么菜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卖得好。
王梅当日所收的油菜大概有1000公斤,要知道两分地产1000公斤的菜,这放在三十年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他们最早种菜的时候,大概一亩地才能产上千斤,而现在3分地的收成就可以和以前一亩地的不相上下。上世纪80年代初,农民们普遍开始使用杂交种,这种可以高效高产的种子,让农民都获得了在当时难以想象的丰收,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已经有专门研发出来的杂交种,农民种菜有科技“傍身”,收成越来越好。
“地越种越少,菜却一点不少收,要是没有‘杂交种’,我们这些搞种植的农民真不知道该咋办了。听专家说,目前国家正在对新种子进行科研,如果成功了,用新种子种菜,可以比现在收获更多的果实。”王梅的丈夫如是说。
一粒小小的种子,在经过科学的“升级”后,不但可以增产增收,还可以加快它的生长期,原先需要数个月的生长期,现在只需要两个月。而每年最多只能收获两三次的菜农,到现在一年可以收获五六次。“我种的这茬油菜,只用了两个多月就长成了,现在只要菜农手不停,就可以不停地种,就算到了冬天,也可以在大棚里种,总之一年到头都会有收获,这大大地增加了我们的收入。”王梅说,像她一样的菜农,一年里能多收获一次果实,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不过真正说到收入,还必须要看市场需求。拿生菜来说,上个月,一斤生菜最高时能卖7元/公斤,10天之内,竟降到了1元/公斤。
农民所种的菜,能值多少钱,完全看市场行情。餐饮行业是菜农最重要的客户之一,尤其是一些涮锅店,几乎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新鲜蔬菜。就拿油菜来说,如果这时候整个市场只有几家出售油菜,那油菜的价格就会相对高些,反之,油菜就有可能会非常便宜,甚至卖不出去。
近年来,国家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粮农有粮补,菜农虽然没有相对应的种植补贴,但却拥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果要搭建蔬菜大棚,地方政府不但会给适当的补贴,还会提供免息贷款等优惠政策。”王梅说,现在的大棚种植早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土大棚,从用的材料和实施的种植手法都非常的科学,她这段时间一直在考虑,准备投资搭建一个大棚。
“我们算了一笔账,搭建一个大棚最少也要几万元,不过政府有免息贷款,还有资金补贴。如果今年秋天能再挣上点钱,我就准备在这里搭建个大棚。”王梅说,只要科学种植,搭建大棚的投资两年就可以收回来。不过,说来说去,还是要感谢那些专门研究农作物的科学家,要不是人家的科研成果,我们菜农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菜农们依靠国家的好政策和自己勤劳的双手,纷纷走上了富裕路。在科研技术的大力支持下,菜农们可以放心地去大搞种植,颗粒无收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现在,蔬菜的种植情况已不再令他们担忧,只要能够把握好市场的“脉博”,致富的路上定是一片欢歌笑语。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