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农业遍地生金

2012-09-07 08:15: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瑜 高生芳)日前,当笔者到达浮山县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时正好碰见菜农们正在把一筐一筐的黄瓜往车上装,运往临汾菜市场,场面十分热闹也非常壮观。贩卖蔬菜的张师傅告诉笔者,浮山县的黄瓜种植规模集中,这一片就有303座大棚全是种的黄瓜,而且种出来的黄瓜水份足,口感好,在临汾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
其实在浮山县,不仅仅是规模种植的黄瓜市场反应非常好,还有浮山贡米、浮山黄花菜、浮山北王乡三樱椒、浮山梁村苹果、浮山新落村西瓜等等,近年来,浮山县立足实际积极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在全县形成了一个个农业特色品牌,产生了良好经济效益,带动农民打开了致富新路,形成了农业遍地生金的良好态势。
做优示范园区,化零为整富了“小业主”
据了解,浮山县张庄乡以前全部种植小麦,由于靠天吃饭,农民收入很不稳定。为加快农民致富步伐,该县在经过充分调研后,确定在交通便利、水利资源丰富的陈庄垣面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从2009年开始,目前园区内建设日光节能温室303座,像葛贵江这样的承包几座大棚的“小业主”已经有了100多人。据浮山有关部门统计,温室大棚的亩纯收入为2万元至3万元,与原先农民单一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相比,设施农业的效益增长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对于这些大棚,从规划到设施配套、技术指导,都有技术人员跟踪指导。今年6月1日,浮山县还由政府出资管吃、管住、管行,组织“小业主”们到山东进行了为期5天的大棚蔬菜产业参观学习,不断提高“业主”们管理大棚的技能。
做强龙头企业,成带动农民致富的“新引擎”
该县建设的山西汉中洋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年产核桃乳系列饮料10万吨,其主打产品“核桃露”去年10月份参加省第二届农博会受到广泛青睐,市场反应非常火爆。该公司还邀请了著名影视明星句号为他们的“核桃露”代言,现在已经在市场上打响了“聪”牌核桃露的品牌,产品反响非常好,现在全县11.5万亩核桃已成为该公司的原料基地,为种植户们的核桃打开了市场。
除此之外,浮山县还积极发展了凤凰山庄、玉杰食用菌,以及神山贡米、王峰黄花菜、百恒粮油、晋盛面粉等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县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迅速将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这些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新引擎”。
做好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带动农民“富一方”
米家垣乡张真介绍说,米家垣乡的小米因其口感好,一直被称为“贡米”,现在米家垣乡小米种植已经走出了一条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化的发展道路。2011年,该乡种植的11505亩优质谷子,总产量达到400万公斤,仅此一项产业收入可达120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1500余元。目前,米家垣乡小米已经打响了“神山贡米”的品牌,已经出口到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梁村李坡告诉我们,目前全村现有苹果园1000多亩,养鸡户51户,鸡存栏达到3万余只,沼气用户80余户,目前以苹果为主打产业,已经形成“鸡、沼、果”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极大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北王乡崔村的农民多年来以种植西瓜作物为主,一年只能收一季,从去年起,村民开始尝试在西瓜地里套种玉米,实行瓜粮间作。依靠这种高低作物搭配、互不影响生长的立体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效益。据村民张芳介绍,目前全村种植面积100余亩,每亩地产2500公斤,仅西瓜一项,亩收入可达3000余元,农民每年可增收300元以上。
去年浮山县里经过考察,还引进拱棚西瓜作为该县新产业,不仅在辛落村进行了典型示范,还在北王乡平里、东张乡蛟头河、响水河镇梁家河等村共种植了40多个拱棚,80多亩拱棚西瓜。通过采用“瓜—菜”一年两季的循环种植模式,一年下来,一亩大棚纯收入达到1万多元,好的能够达到1.5万元或者更多。
除此之外,浮山县还有寨圪塔乡种植连翘9万亩,北王乡种植三樱椒1万余亩,黄花菜生产分布在张庄、天坛、东张等乡镇,向一万余亩连片发展;食用菌培植充分利用土崖、农民废弃的窑洞,在张庄、北王、响水河等乡镇建立,培植面积累计达到10万平方米。
为了促进特色农业良好发展,浮山成立了29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全县的特色产业产品做到技术统一管理、生产统一标准、对外统一销售。截至目前,全县已有3000余农户享受到了特色产业带来的丰收喜悦,获得直接经济收益近万元。
做优示范园区,做强龙头企业,做好特色产业,浮山依据县情实际,探索出了适合自身情况发展农业的好路子,给全县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让农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