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健 晨丹 杜昱 晓娟)近年来,吉县通过“整村推进、移民搬迁、互助资金、教育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科技培训”等方面,多渠道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取得了显著成效。
整村推进创造财富。2012年,吉县共实施了12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种植果树3663亩、蔬菜2035亩、核桃树1750亩,为农民带来了更多收入;养猪500头,并完成棚圈建设、饲草加工设备和日常饲养用具等配套设施,减少了农民在养殖业中的障碍;平田整地382.5亩,建设通村道路16.9公里,硬化巷道9.2公里,建设田间路6.5公里,修建排水渠5公里,铺设饮水管道24.2公里,修建蓄水池4个,大大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科技培训3600人次,帮助群众用科学的方式发财致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移民搬迁亮化村庄。该县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补助”的原则,采取建新村、小村并大村等方式进行扶贫移民搬迁工作。截至目前,共投入440.16万元,完成了265户、1048人的移民搬迁工作。移民新村选址的生产生活条件便利,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极大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互助资金深入人心。自2007年开始,吉县开始实施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到2012年年底,该县已实施互助资金试点村25个,资金总量478.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434.5万元,农户入股资金28.47万元,其他资金15.13万元。互助资金项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发展所遇到的资金问题。此外,该县还注册登记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2个,并将继续完善互助资金的各项制度,以确保此项目的顺利开展。
教育扶贫惠及学生。2012年,该县严格按照教育扶贫相关政策,审核评议申请受资助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并使用20.12万元对符合条件的18名大学生和考上本县高中的74名高中生进行学费资助,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科技培训创造就业。依托县职业技术学院对全县剩余劳动力及贫困家庭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以计算机、旅游、建筑、餐饮行业为主的专业技能培训,联系相关企业进行人才推荐。同时,聘请专家对沼气用户、果农、养殖户、乡村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解决贫困家庭就业难的问题。2012年,全县参加培训人数达1200人。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