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歌载舞演绎农村新生活

2013-02-25 08:12:51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杨琦)“咚咚咚……”2月22日一大早,随着两条13米长的舞龙飞快腾空,尧都区金殿镇苏村的文体广场内传来阵阵锣鼓声。这一天,来自该镇席坊村、苏村、兰村、录井村的锣鼓队、秧歌队、舞龙队和腰鼓队,齐聚一堂欢度元宵节,共同演绎着新农村生活的新气象。

记者了解到,这次元宵节演出的节目,除了由从市里邀请的蒲剧演员和区老年体育协会的表演队表演外,其余的节目都是由四个村近200名村民自编自导的。75岁的村民徐惠宝老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我们村年年搞文化活动,今年四个村联合起来,规模变大了,也更热闹了,我们全家一大早就赶到这里,等着看节目呢。”一阵鞭炮声过后,由席坊村表演的百人锣鼓表演开始了,65岁的赵玉虎老人着急地站在三轮车上探着头说:“今年的节目最好了,除了年轻人喜欢的舞蹈,还有老年人最喜欢看的蒲剧表演。”他告诉记者,这些年村里变化可大了,不仅投资完成了水利配套、文化娱乐广场建设、校舍建设、村庄绿化和安全饮水工程等项目,还连续六年不定期举办了多次文艺演出,丰富了许多像他一样的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乐。

“下一个节目,广场舞‘最炫民族风’。”主持人的声音刚落下,经营小卖部的村民郭红艳就急匆匆放下自家生意赶到前排观看。“这个节目很精彩,表演者都是年轻人,特别喜欢他们身上那股朝气蓬勃的劲儿。”郭红艳说,今年村里流转了600亩土地搞大棚蔬菜,一下子就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不少年轻人听说后都想回来干一番事业。记者了解到,以前村里许多年轻人都在外地打工,这几年村里条件改善了,他们都陆续返回到了村里,因为他们觉得回来打工也不错,而且还方便了很多。

在苏村里的主街道上,记者看到,来自四邻八乡的自行车、电动车纷纷涌向文体广场。

看着乐得合不拢嘴的老人,有说有笑的青年,嘻嘻哈哈的孩童……记者感叹,新农村的面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影响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