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30多岁的小伙子,放弃在临汾优越的生活条件,不顾家人及亲朋的反对,将艰辛创业挣来的血汗钱投入到家乡建设上来,竭尽全力为村民们搭建增收致富平台。他叫朱小红,现为洪洞县淹底乡里开村党支部书记。
带头创业: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里开村是个纯农业村,地下无矿产资源,地上没企业。2011年11月,朱小红挑起了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重担。“怎样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面对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的现状,朱小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多次召开支村委班子会议研究,他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了“近抓农业种植、远抓调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划。
“计划要付出实施才能有效益,承诺靠行动才能兑现。”朱小红心中谋划着。朱小红积极寻找适宜本村发展的产业道路,经过多次出外考察,他选定了发展规模养殖这一产业。2012年4月,朱小红选定村东废弃的苹果园,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一所大型无公害蛋鸡养殖场。如今,大型蛋鸡养殖场已粗具规模。养殖场不仅能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增加村民收入,另一方面,鸡的粪便做无公害化处理,成了庄稼喜欢的有机肥。
种地绝不能靠天。朱小红带领村民修建了3000米防渗渠后,由于未能满足全村农业用水的需要,又实施完成了3000米地埋管道,使村西500余亩旱地变成水地,为农业丰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安居乐业:让村民生存环境好起来
2011年7月,朱小红自筹资金,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村内硬化工程,硬化村内街道12公里。走进里开村,大街小巷四通八达、干净整洁。
去年,朱小红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彻底治理村内脏、乱、差现象。他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爱国卫生组织,并成立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为了让村民养成清洁、讲卫生的文明风尚,他利用广播、宣传、标语、条幅、包户讲解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去年春节期间,他还自掏腰包1万余元为村里安上了路灯。
繁荣文化:让村民精神生活富起来
上任伊始,朱小红看到村党员活动室面积太小,开会拥挤,他即刻召开了“两委”会议,主动提出自筹资金修建35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会后第二天,他调回临汾工地的工人,拉砖动工,甩膀大干,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崭新活动室交付使用。
去年,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朱小红个人投资,修建1500平方米群众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对村旧舞台进行了翻修,并每年出资请剧团,为村民们唱大戏。村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凝聚了人心,改善了民风,将全村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了新的台阶。
朱小红十分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县委关工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健全完善了关心下一代办公室、图书室、“一室三校”机构,该村关工委各项工作在全县名列前茅。
登高望远,蓝图绘就。我们坚信,在一心为民的朱小红的带领下,不久的将来,里开村必将成为一个文明之村、富裕之村、和谐之村、绿色之村。
(本报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