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浮山县玉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万头猪场项目在该县张庄乡梁村举行奠基仪式。该项目的成功奠基,标志着该县玉杰现代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已经完全构建起完整的绿色循环生态链,为浮山县的农业发展树立了新的引航标。
2月28日,浮山县委书记孙京民在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说:“发展循环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特色农业,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道路,是浮山县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闭路循环增效益
近年来,浮山县新上了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玉杰现代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就是成功范例。该项目是绿色、可循环、带动农民发展的经济项目,其工业化理念、循环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的经验和模式,都具有较强的示范、推广价值。
截至2013年初,浮山县玉杰现代循环经济项目共完成投资1.2亿元,其中浮山县玉杰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是现代化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加工和生物技术研究推广的企业,也是省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食用菌生产企业,于2012年1月投产;浮山县玉杰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是年产万吨的生猪、肉牛全价饲料生产企业,于2012年10月投产;浮山县玉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也预计在2013年10月正式投产。同时还建设了科研和技术培训及营销服务大楼,通过浮山县玉杰食用菌协会为广大农民提供服务。
“玉杰现代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遵循资源减量化(Reduce)、产品再使用(Reuse)、废弃物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构建起‘微生物-植物-动物-人’完整的绿色循环生态链。”玉杰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总经理田国鹏告诉记者说,利用玉米芯种植食用菌,食用菌的废菌糠加工生物饲料,生物饲料再发展生猪、肉牛养殖,猪、牛排泄物生产沼气,沼气废液施种玉米,玉米和玉米芯再次做饲料和种植食用菌……这就是所谓的闭路循环。如此的循环方式,不仅减少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可以为农户增加可观的效益。
“以前农户的玉米芯都是采取烧毁的方式全部浪费了。如今,我们公司每年收购玉米芯达两千多吨,公司给的收购价格比较高,为农户增加了收入。”田国鹏告诉记者,除了在这方面为农民增收外,他们还计划建设玉杰玉米合作社,将玉米种植的技术管理、肥料供应、统一收购等环节都结合起来,充分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益。
玉米芯进厂做蘑菇、蘑菇废料进猪场做饲料、牲畜排泄物进村产沼气、沼气废液进田地做肥料……这就是一条玉杰现代农业循环经济项目打造的闭路循环链条,此链条打开了浮山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新局面,让企业和农民看到了今后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链条循环促发展
从临汾乘车刚进入浮山县城,一片片白色的棚顶映入眼帘。“瞧,那是我们张庄设施蔬菜基地,现在我们已经发展了近500座大棚,还建设了育苗中心、培训中心和物流管理中心,这里是集农业园艺、农业科技为一体的设施蔬菜基地,效益非常好!”随行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浮山县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涉及张庄、响水河、东张、北王、槐埝、天坛6个乡镇。记者了解到,今年浮山县还将发展春秋瓜菜大棚近300座。
在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的育苗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这里工作的技术员李守义,他告诉记者,当前育苗中心主要是为了日光节能温室、春秋大棚和大田露地栽植培育种苗,根据农户和市场需求培育黄瓜、西红柿、西葫芦、优质西瓜种苗。目前,育苗中心培育的种苗不仅满足了园区内农户的需求,还可外销。
68岁的孙家河村民孙时明从2011年开始承包大棚,目前老伴、儿媳和他一起经营这个大棚。他棚内的黄瓜一次需要种植4500株。据他说,以前购买种苗需要去外地,加之路上有耗损和支付的一部分运费,很不划算。如今,育苗中心的建成不仅为农户提供了买种苗的方便,减少了耗损,而且价格还便宜,很受大家欢迎。
除了在蔬菜种植上打造一条循环生产链条外,浮山县还在蔬菜的价值上打造了另一个关键的链条,更是增加了蔬菜的效益:位于浮山县张庄乡岭上村的浮山县中宝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集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果蔬粉、膨化、保鲜、速冻、腌制加工为一体的农副产品综合性深加工外贸出口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盟、美国、韩国等地。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全负荷运营后,可辐射带动周边果蔬种植户5000余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可转移劳动力200余人,年销售额1.8亿元,实现利税5400万元。
该公司总经理史生虎告诉记者,公司还将建设一个羊场,将加工后的废料作为饲料养羊,羊粪再做有机肥投入田地。同时公司将投资建设玉米深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将使农民每亩地增收2000元。
“生态循环农业”是浮山正在绘就的一幅农业新蓝图。未来的浮山,将以新的发展理念,构筑农业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勾画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折射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记者 赵玉峰)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