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贺军军 连俊鹏)近年来,依托干部大讲堂,乡宁县探索实行了“1+2”组织和培训模式,坚持把农村“领头雁”培训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连续5年持续开展农村“两委”主干大规模集中培训。
特别是今年,探索实行了“1+2”组织和培训模式,实现了培训全覆盖,效益最大化。一是组织方式上的“1+2”。“1”就是县委组织集中一天对全县农村支部书记和主任进行培训;“2”就是县委组织部与各乡镇共同组织,分两轮对“两委”班子所有成员及骨干党员进行培训,每轮1天。二是培训形式上的“1+2”。“1”就是教师、领导、教授讲授理论知识;“2”就是学员相互交流和现场观摩学习。“1+2”这种模式,体现的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学员主体地位和作用,以教学双向交流为特征,使农村“两委”主干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从而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很受大家的欢迎。
又讯(通讯员 刘蒲星 元文忠)近年来,蒲县高度重视农村“领头雁”的教育和培养,总结出“练脑子、结对子、压担子、腾位子、上台子”培养经验。
练脑子,提素质。通过组织参加专题学习、教育,锻炼脑子,提高认识,坚定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的先进品质;结对子,促提升。各乡镇党委班子领导与村官结成69个帮扶对子,进行“多对一”帮扶,促进村官能力的提升。通过带领他们参与处理突发事件、撰写计划总结、参与办公等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业务能力;压担子,增动力。针对大学生村官制定专门考核文件,重点在党建工作和信息工作。党建方面,负责远程教育播放。注意党组织和党员关系、信息的完善更新;腾位子,练能力。通过“轮岗轮责”,以丰富村官工作经验,培养综合工作能力。目前,通过轮岗,9个乡镇、每个办公室都有一名大学生村官,并且能很好地开展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高质进行;上台子,用村官。经过培养,具备相当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县委组织部针对大学生村官人才专门制定后备人才库,重点培养有潜力有前途的大学生村官才走上领导岗位。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