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农村大娘用老织布机旧毛线织出别样毛毯

2013-05-13 09:12:07 来源:

 

5月是个诗情画意的时节,这样的天气不冷不热,洪洞县万安镇韩家庄的妇女狐樱桃就把古老的织布机搬到自家的院里,享受着暖暖的阳光,也享受着从“嗡嗡”的织布声里收获劳动成果的喜悦。

作为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老的织布机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或散落毁坏于乡下的老屋,或收藏展览于收藏者的馆舍。在古老的织布机正消逝于乡村时,洪洞县韩家庄的妇女们却让闲置多年的织布机派上了用场,用古老的织布机织出了五彩的生活。

见到70岁的狐樱桃时,她正与另外两名妇女在织布机前忙活。织布机是老人的长辈留下的,古老而别致,没有丝毫损坏。

他们此时正在忙碌的是第三道程序:缠线。

在织布机前,48岁的王爱香负责缠线,狐樱桃在中间梳理线的顺序,54岁的杨花巧在织布机转动的机轴上往线下垫放小竹棍,保证线的整齐有序。织布机一头的“托子”上压着一个铁盆,盆里放着两块大石头,还放着缠成球状的五颜六色的线。压石块是利用重力把要缠的线拉直。

“这不是一个人能干成的活儿。”狐樱桃说,缠线需要三名妇女相互配合。

记者在远处看,还以为他们在纺粗布。其实,她们纺的不是粗布,用的不是棉线,是毛线。毛线不是新的,是穿旧的毛衣、毛裤拆下的。毛线有红、绿、蓝、紫等各样的颜色,经过巧妙搭配,织出的布上就会呈现出漂亮的纹饰。

“毛线织成的衣服穿旧了,扔了觉得可惜,我们就把它纺成了‘布’,这是‘旧变新,废变宝’,也是在响应国家提倡节俭的号召。”狐樱桃笑呵呵地说,棉线织出的是棉布,毛线织出的算是毛毯。”在狐樱桃家里,记者看到,床上、沙发上、椅子上铺的都是她纺织出的毛毯。

“一张毛毯一尺六,四张缝在一起刚好就能在张标准的双人床上用。”狐樱桃指着自家床上的毛毯说:这张毛毯我已经用了8年,还没有丝毫破损。用毛线纺织出的毛毯结实耐用、美观大方,亲戚朋友们都喜欢,村里还有人将毛毯送给儿女当嫁妆。”据了解,韩家庄妇女在古老的织布机上织毛毯已经近10年了,村里用这种特殊纺织品的人很多,而且还影响到了周边的许多村庄。这些妇女在厉行节俭的同时,也传承了“织布”这一古老而文明的技艺。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