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跨越新亮点

2013-06-07 09:33:04 来源:

    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连绵青山,悠悠碧水,赋予她钟灵毓秀的诱人魅力;人杰地灵,丰饶物产,赋予她发展创新的无限空间。踏上这方热土,天地因此而广阔,事业因此而生辉,人生因此而精彩。这里就是充满山水情韵的美丽家园——古县。
    在壮大核桃产业的同时,古县将连翘作为又一特色产业来抓,这源于古县自然、历史等有利因素。长期以来,古县一直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连翘集散地,历年连翘产品购销旺盛,供不应求,年交易量达3500余吨;同时,林改后大面积的荒山、荒坡划分到户,拓宽了连翘产业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了“地里核桃、山上连翘”的农业产业模式。
    一
    古县连翘俗称“岳阳连翘”,是古县道地药材品种之一,历来以颗粒大、成色好、药用价值高而闻名全国。为了使这一资源优势成为经济优势、商品优势,该县提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中药产业”的战略思想,把连翘产业摆在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一是建设高标准连翘生产区。在南垣乡祁寨村建设连翘生产示范基地3000亩,其中核心生产区200亩。在此带动下,群众栽植连翘热情高涨,产业发展生机蓬发。二是建设连翘种质资源圃。在石壁乡左村建设连翘种质资源圃30亩,分别搜集省内外20余个市县的野生种苗,进行种源、肥料、水分、密度、遮光、嫁接等试验对比,搜集当地野生、半野生种源,进行长、短果枝形试验对比,筛选适生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繁殖。三是建设育苗基地。在石壁乡左村建设连翘育苗基地30亩,其中大棚插扦育苗5亩,大棚种子育苗10亩,大田种子育苗15亩。四是进行资源抚育。在南垣乡祖师顶进行野生资源抚育300亩,在石壁乡左村人工资源抚育45亩。
    与此同时,积极邀请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提高连翘的种植水平,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与中药材企业加强沟通,开发研究连翘产品;开展连翘种植和加工技术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民技术员,培养出一批有素质、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技术能手。
    二
    在投入方面,县政府每年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解决连翘产业发展项目、科技支撑及示范推广工作经费,2011年投资500余万元,在南垣乡陈香村建设了连翘交易市场;2012年申报了市级“连翘产业化与加工基地建设”国际合作项目,并成功申报为临汾市市级农业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今年又投资600余万元,用于连翘育苗基地、种质资源圃和连翘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对连翘产品进行GAP认证。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目前已发展了一大批连翘加工户,古县已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扶持、龙头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合力,为推进连翘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夏秋采青翘,秋冬摘老翘”。自古连翘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对于广大山区群众来说,连翘更是“守山吃山”,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古县已建成集种植、收购、加工、质检、仓储、科研开发、销售为一体的古县吉盛连翘有限公司,该公司已注册“霍岳”牌商标,自主研发了“无烟气蒸、电脑控温、封闭烘干”的连翘加工工艺,产品色泽、均匀度、药理性等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年加工能力已达到6000余吨,带动辐射周边省、市连翘8000余吨。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古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推行“公司+科研+基地+农户”的药源基地发展模式,鼓励个人、集体、单位创办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极大地提高了连翘产业的组织化水平。
    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天。绿色田野,连翘产业化发展任重道远,脚下的这片土地,山川秀丽,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发展连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连翘产业化一定会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成果。(刘广亮 李淑东)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