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翼城县王庄乡青树洼村薄壳核桃种植示范园区,该村73岁的赫挺新老汉正在给初挂果实的核桃树打地垄。他脸上满是欢喜和富足的笑容:“从核桃树栽上开始,我就精心管护,除草打药下羊粪,样样不落,这不,才刚刚4年,核桃树就有两米多高,挂上绿油油的核桃了,再有十来天就能见钱了。”“4年前,这里还是个杂草丛生的黄土旱塬,亩收入也就600多元。现在这里的1500亩核桃经济林是发展最早、长势最好、挂果最早的。”王庄乡党委副书记冯日会介绍。他还给笔者算了一笔账,到了盛果期,每棵核桃树产量在20公斤左右,每棵仅干果就可创收200元左右,两棵树创造的经济效益就相当于当地一亩小麦一年的收入。盛果期时,年亩均产量在200公斤以上,按市场价每公斤30多元计算,亩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像青树洼村一样,近年来,王庄乡围绕着“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战略规划,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基础为主题,以经济林建设为着力点,把管护和发展经济林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全乡上下紧紧咬定“3年发展3万亩、人均1亩经济林”的发展目标,以3个万亩经济林规划园区为重点,通过园区带动,把原有的“保命田”变成“小康田”,推进“一村一品”工程健康快速发展。
乡长杨晓清说,王庄乡多数地方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适合规模发展。在走特色种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时,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铺设地下管道、硬化田间循环道路等方便经济林发展。只要实行科学种植,黄土地上定能长成“摇钱树”,结下“金元宝”。
今年以来,该乡继续加大林果业管护力度,以补植补栽、连片发展为手段,继续扩展经济林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技术服务和配套管理,改善果园生产条件,在对全乡经济林健全档案的基础上,完成了全乡经济林补植补栽;以壮大、扩面、连线为目标,围绕园区上规模、抓提升,先后在弃里、北坡、龙女、马尾山、朱村发展核桃种植,在鄢里、辛安等村发展水果种植。新增干果经济林1200余亩,水果经济林200亩。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农村技术员作用,加大管护力度,做好施肥、间作、剪枝等综合管理工作,举办果农实用技术培训班88期,受益人达8000人次,提升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党委书记翟铭娟谈起经济林发展有说不完的“果树经”:全乡在“一村一品”的特色种植中,已经形成了连片种植,尤其是弃里村有多年种植核桃的历史,核桃的销售量连年增长,慕名而来的客户络绎不绝,多数村民都掌握了育苗、嫁接、栽植、培育等成套的科学管理技术,并成立了核桃协会,组建起嫁接队多次到周边村指导嫁接,极大地推动了全乡核桃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通讯员 宋榜娟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