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祁欣)近日,记者采访路过吉县王家垣乡周边的村落时发现,依稀泛红的酸枣成了沿路的一道风景。虽然酸枣的个头儿只有花生米大小,却成了这里农民的“摇钱树”。
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农民,每到进入秋季后,全村的妇女都会行动起来,拿着镰刀背上布袋摘酸枣赚钱。正在摘酸枣的刘红告诉记者,近些天她把精力全部用在了采摘酸枣上,截止9月份,以酸枣每公斤5元的价格,她已赚到了800元。有些手快的妇女一天能摘二三十斤,那也就意味着一天白捡五六十块钱,很多村民每年单是摘酸枣的收入就能占到总收入的20%。说到此时,她的面部流露出高兴的神情。可就在与刘红聊天时,记者发现她的手背上被酸枣刺划伤了很多处。对于刘红而言,这些伤痛并不算什么,只要能多赚钱,付出辛苦是应该的。
采访中,有农民谈到其实酸枣全身都是宝,尤其是酸枣仁。酸枣仁一般入药使用,有安神,宁心的功效。经过加工的酸枣仁进入中药材市场,每斤卖价60多元。
经了解,近几年,每到秋季很多外地药商就会到我市各地收酸枣,再运往外地加工,从而赚取更大的利益。“有朋友说,河北一些地方已经把酸枣仁的加工形成产业链。而吉县、大宁县等地盛产酸枣,却没有这样的技术,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把酸枣加工的技术引进乡村,让农民赚钱渠道更多元化。”一位农民说。
责任编辑: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