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王生云:“懒汉”变形记

2020-11-12 09:25: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前些天,在汾西县对竹镇的北掌村,贫困户王生云可忙得够呛。他一边负责村里的卫生工作;一边起早贪黑,照顾新买回的十多只羊羔;得空了还要检查全村的水网管道。

  要说这两年,哪个贫困户的变化最大,村里人都会说,当属王生云。他靠双手致富,还脱离了“懒散圈”“棋牌圈”和“等靠圈”。

  原来,早年间王生云成婚后,靠种庄稼糊口,偶尔也外出打零工。后来,孩子们相继长大,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吃紧。妻子李建英心里急就外出打工,啥脏活儿累活儿都干。而王生云却守着土地种玉米,农忙后的日子要么在村里转悠唠嗑,要么打牌度日。李建英着急了劝他外出干活儿,他又觉得人生地不熟,不想去。搞点副业吧,又觉得起早贪黑太累太辛苦。那时候,王生云总说:“知足常乐,有口吃喝就挺好。”

  对竹镇北掌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4户309人。脱贫攻坚以来,全村先后减贫304人。“归根结底是靠授人以渔。”北掌村驻村“第一书记”蔡源龙说。

  还记得,那是2019年6月,驻村工作队几番入户,王生云才勉强愿意从事全村卫生工作。从前年开始,蔡源龙组织贫困户外出参观学习养殖,王生云也在其中。同一批参观学习的贫困户,陆陆续续地加入养殖行列,这家养猪、那家养牛羊、也有的搞种植,慢慢地通过产业扶贫,生活越来越好。可王生云还是雷打不动。今年年初,蔡源龙又带来5万元贴息贷款鼓励他做养殖。王生云还没开口,妻子李建英就说话了:“养殖这事我看行!咱干!”他又担忧道:“不是不想致富,只是养殖有风险。”

  蔡源龙接过话茬:“这5万元是产业发展资金的政府贴息贷款,圈舍帮着建,技术请人教,出栏有人卖……”听了蔡源龙的话,王生云这才下了决心:“干,咱就搞养殖。”

  最初圈舍养了30多只羊。半年间,羊肉的价格形势大好。通过繁殖羊崽,王生云也有了收益,他越干越有心劲。村里开办养殖培训,他都准时参加,场场不落。王生云起早贪黑,全心扑在养殖上。这不,一个月前他又购回十多只羊羔。

  现在,王生云一心扑在致富上,有人喊“打牌三缺一”,他当即摇头拒绝。

  如今,王生云通过实干脱贫,乡亲们为其竖起了大拇指。现下他又揽下水网管护的工作,他要用实打实的干劲收获实打实的幸福。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