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成为响水河镇农民的致富产业

2014-08-01 09:57:34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马华虎 李月玲)“我年纪大了,现在仅种一亩多的芦笋,一天采摘一到两次,一次可收入40元不等。”在浮山县响水河镇辛庄村,67岁的梁大爷告诉笔者,“就这收成,足够我们两口子生活所用了。”近年来,为改变老百姓种植传统作物收益低的现状,响水河镇党委、政府响应县上发展有机农业的号召,积极牵线搭桥,由佳益农场对全镇芦笋种植基地进行合理布局,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芦笋种植蓬勃发展。

“蔬菜之王”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能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芦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很强,既耐寒,又耐热,它的根系发达,还特别耐旱。响水河的气候很适合种植芦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确保一次建设,长期受益,响水河镇党委、政府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和农户去芦笋基地参观学习,并大力引进芦笋种植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并特邀与省农科院合作的浮山县佳益农场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佳益农场采用“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的模式,以响水河镇为中心,覆盖16个行政村发展基地,推广技术,累计栽植芦笋2000余亩,使50余个自然村,900余户农民直接受益。

“为确保芦笋产品的市场价格,佳益农场和全国著名的罐头企业‘紫山集团’、‘中粮集团’签订了保障性的购销合同,产品全部外销至日本、美国、西班牙等诸多国家。”佳益农场负责人说,“我们可以为种植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产品的运输、贮藏以及与芦笋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服务。”也正是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村民种植芦笋的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原来种玉米、种小麦,不仅很劳累,一亩地每年的收入最多也就八九百元,现在种植芦笋,不仅轻松了不少,而且有专人收购,每亩收入是种传统作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腰东村村委会主任李录成说。据了解,他种植3.2亩芦笋,可实现收入3万多元,相当于过去种植三四年的传统粮食作物。

“芦笋如果栽培得当,一年种植,十年受益,每亩年收入可达1.2万元,是种植传统粮食作物的好几倍。”佳益农场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响水河镇芦笋种植面积已将近2000余亩,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每年人均可增收3800元。”随着芦笋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村民靠芦笋年收入超过万元的比比皆是,芦笋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红火产业。

责任编辑:柏东丽

上一篇: 为了甜蜜的事业

 

下一篇: 襄汾夏粮丰产已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