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3 09:16:49 来源:
一座海拔1600米的山头,一片占地1.5万亩的山林,一个28岁的退伍小伙子……40年过去了,当初步伐矫健的小伙子已变成步履蹒跚的老头子,而当初山头上的一些小树苗却变成了参天大树。
一年多来,对于彻底退休的隰县青龙山国营林场双字坪管护区的护林员武来贵来说,是段非常难熬的日子,40年来,他以山为家,以山猪毒蛇为友,到了山下反而不适应了。2005年,武来贵退休后又被返聘回管护区,一位60岁的老人憋足了劲想再好好干些年头,然而2012年,得知他患有高血压病的林场领导不得不将他换了下来。
今年已经69岁的武来贵,是一名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上世纪60年代入伍,70年代转业到林场,如今他已经离开山林一年多了,然而,他的心却时时牵挂着他的那个“家”。
12月4日,在武来贵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他默默坚守了40年的青龙山国营林场双字坪管护区,这个管护区距离县城80华里,是隰县、交口、石楼三县的交界处。管护区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连绵,丘陵起伏,面积达到15123亩,整个山上只有老武一个护林员。在这里护林有着难以想象的艰苦,绵延数公里没有人烟。
“这是两年前林场盖的新房子,太阳能板是去年刚安装的,装了没多久,这里就通上电了,不过,我老武是享受不到了。”看得出来,武来贵对这里有着非常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以前的破瓦房跟前,他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没水没电,只有孤孤的几间破瓦房,静静的盘落在山腰间,到了冬天,寒风伴着吼啸的山林呼啸而过,破烂的门窗能透进夜晚的月光,刺骨的寒风从裂缝的墙壁中渗入让人无法招架。妻子在世的时候和他一样也是个护林员,他们把家安在了林场,孩子全部交给乡下的老母亲照顾。
“走,带你们去‘巡山’吧!别看我69岁了,一出去20里路绝对没问题。”看得出来,武来贵下山这一年并不习惯,他更喜欢在这片丛林里。途中,他还高兴地向记者介绍山上的每个树种。在山顶远远望去,青龙山群山叠嶂,林海苍茫,火情隐患需要及时排查,40年来,老武几乎每天都要沿着万余亩责任区翻梁爬坡一圈下来,最少也得十几个小时,遇上雪天路滑,从早到晚摸着黑才能返回住地,人差不多都快冻僵了。
在一旁的林场副场长苗斌斌对记者说:一碗稀饭,一盘咸菜,两个馒头,以前每天早上,老武都不厌其烦的重复着这老三样,吃完早饭,安顿好院子里的猫猫狗狗,老武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老武看来护林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每年他都会穿破三四双胶鞋、两三双雨 鞋,穿破的鞋子老武舍不得丢,他开玩笑地说,穿着这烂鞋比穿凉鞋舒服多了。山路崎岖陡峭,还不时有野兽出没,每次巡山,武来贵总会拿着一把长长的斧头。他的这个斧子有三个用处,一是走路能当拐棍,二是上山进了林区以后碰见过不去的地方能砍砍,三是山上碰上野兽以后还能护身。
2000年4月的一天,武来贵正在巡山,看到林场南面的一个沟里有一股黑烟,凭着他的经验和直觉——“着火了”。他拽起铁锹就往着火地点跑,边跑边给场部打电话报告,在附近村民的帮助下,一场森林火灾得以避免。从那天起,武来贵更加紧了巡山的次数,他知道,火灾无情,一片大火就会吞噬山林,也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他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要用军人的荣誉、党员的生命去保护它。
山上没电,几十年来每到夜晚陪伴老武的只有这盏孤灯。而这些艰苦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不算个啥!有险情通知场部只能打电话,为手机充电却始终困扰着他,为了保持手机的电量,他要隔三差五的抽着时间跑上十几华里到附近的村庄去充电,因为这是能保持与林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方式,这是他始终不能忘记的也必须做到的一件事。
在他和家人的记忆中,护林的40年来,武来贵没有回家和家人过过一个团圆年。孩子们盼着他退休,说是等他退休了就可以回家了,可孩子们在他退休的那天做好了一桌子饭菜等他,只等来他的一个电话,他说不放心林场,已经和组织申请过退而不休,继续护林,一个电话浇灭了孩子们等了多年的希望。
林场的生活比较清苦,除了耐储存的土豆、白菜、萝卜之外,他一年四季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他的生活用水也是靠着一口旱井来支持,林场的同志们也非常关心这个老兵,总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看看他,带些肉蛋菜等营养品给他,每年的这一段时间也是老武改善生活的时间。
对于家,对老人孩子,武来贵心里有的是愧疚,母亲生病顾不上护理,孩子上学、工作、成家他也忙得没来得及过问。去年腊月,武来贵的老母亲在镇上出了车祸,他只请了半天假,匆匆忙忙的赶到医院看了母亲一眼,便又匆匆地返回了林场。
冬季,枝黄叶枯,正是山林最容易失火的季节,也是护林任务最重的时间,想娘的武来贵特意把83岁的老母亲接到管护站陪他住上几日,本想可以好好敬敬孝心。可是面对山林,难耐的母亲只住了几日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对于管护区的情况,老武像如数家珍一样清晰,有多少道梁、多少条沟、多少岔道、多少苗木,他闭着眼都能给你说得清清楚楚。如今林场条件在逐步的改变,场里修起了青砖灰瓦的三间平房,通电问题也解决了。林场在变,老武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他说这辈子守在林场,林场安全了,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40年,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40年,风霜雨雪,忠心不改;40年,困难危险,没有抱怨;40年,孤苦寂寞,没有气馁;40年,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承诺,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大山深处书写着“忠诚”二字。
无怨留在风雨中,无悔洒在岁月里,无私融在平凡中,无畏铸在魂魄里,武来贵是大山的守护神,走在茫茫的林海里,他是党员的一面旗。替换了他的新护林员张建平告诉记者:“尽管老武走了,但他的这片林子里到处都有他的气息,我一定像他一样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也为隰县的青山绿水尽一份力。”本报记者杨萍 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