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翼城县以环境整治为重点,治理脏乱差,让乡村靓起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大力植树造林,让乡村绿起来;以经济林建设为主导,发展林果产业,让乡村富起来;改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生活,让乡村雅起来……一个山川披绿、环境优美、产业富民、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雏形初现。翼城县被山西省政府授予“林业生态县”称号;南唐乡符册村被农业部确定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整治环境 让乡村靓起来
建设“美丽乡村”,应该先让乡村靓起来。去年翼城县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县上成立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机构,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领导组,实行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自然村,党员包街巷的工作机制。唐兴镇南寿城村民说:“村里定点设置了垃圾桶,配备了专用垃圾清运车,街道有专人打扫。今年过年大家都过得比较舒心。”
翼城县还建立了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工作,全县按照农村人口人均15.85元予以拨付,用于保洁员及垃圾清运员工资补助;全县各村共安排充实保洁员740名,建立了保洁清运队伍,并统一着装,签订了责任状并建立了联户保洁制度,做到了层层落实全覆盖;乡、镇成立了环卫办,对所辖各村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不定期督促检查;将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单列专项考核奖励,凡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取消评先树优资格。
2013年,全县总投资1500余万元,建设垃圾倾倒点321个、填埋场261个,新配备垃圾清运车179台,投入劳力3.9万人,动用机械3200台,清理陈年垃圾9万余方,粉刷墙壁75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巷道无垃圾,庭院无污水,全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翼城县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出村边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农田林网化、空闲全绿化的“五化”标准,采取多予少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村企共建的方法,从试点到重点推进,再到中心村辐射带动和连片建设,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壮大产业 让乡村富起来
3月1日,春寒料峭,浇底乡西村果农刘敏却已在苹果园里忙着为果树施肥。去年,刘敏家的15亩果园收入达15万元,被评为全县的果农之星,受到县上表彰。他激动地告诉笔者:“县上对苹果产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今年我还要再承包5亩地发展果园。”
西村地处山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十分适宜栽植苹果。县农委技术人员在调研基础上,帮助西村确立了“生产有机苹果”的发展思路,并制定了生产标准,提供技术服务。目前,全村发展苹果近1300亩,人均2.4亩。生产中,果农们按照要求精心管理:统一使用有机肥,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喷施生物农药。果农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我们苹果品质一定高标准,品牌一定打得响!”
建设“美丽乡村”,如何让乡村富起来?翼城县委、县政府结合栽植苹果传统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翼城县按照“群众自愿、连片发展、强化服务”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苹果经济林。他们多管齐下,积极为果农提供服务。组织果树中心技术员,不定期地深入乡村,为果农提供技术讲座,每年培训达万余人次;通过层层选拔、考试聘用了百余名经济林村级技术员,在栽植、幼树管理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确保栽得活、管得好、见效快、见效早;成立苹果专业合作社,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经纪人闯市场、找销路,使全县苹果销往河南、广东、东北等地;扶持修建气调库,延长果业期,提高果农收入。
一系列措施,推进全县林果面积快速发展,目前全县以苹果、核桃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到21万亩,其中以隆化北撖、里砦东韩、王庄鄢里三个连片园区为主建设无公害果园面积达到5万亩,省级标准化果园5200亩。涌现出了一批“果农之星”,如隆化镇北撖村果农王功、王庄乡鄢里村果农李思翁、里砦镇闫强村果农王胜利、浇底乡果农刘敏今年苹果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隆化镇北卫村果农郑永旺2013年收入更是达到了30万元。
据县农委负责人介绍:2013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其中挂果面积超过8万亩,年产苹果16万吨,产值达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1500元左右。
丰富活动 让乡村美起来
从今年正月十二开始,许多乡镇的村民不顾雪后严寒,纷纷聚集到乡镇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社火表演。欢快的锣鼓,喜庆的歌舞,甜蜜的笑容,充满了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定要用先进文化占领活动阵地,进而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翼城县委、县政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始终坚守着这一信念。
从改善硬件着手,近年来,翼城投资建起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设施。在县城,投资3800余万元建起了占地4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投资1100余万元建起了有992个软席座椅的影剧院;在乡村,10个高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相继建成并发挥作用;村级体育健身场所、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县211个行政村;一个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农村文体广场似一颗颗明珠散落在乡间田野。
在改善文化设施基础上,翼城县文体部门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一台台风格迥异的晚会、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电影、一幕幕绝活频现的演出,不仅为群众送去一道道“文化大餐”,更激发了群众的文化热情。
文化活动的发展和繁荣,也逐渐使乡村农民风雅起来:村民们或吟诗作画,以文会友;或小品相声,自娱自乐;或健身舞蹈,展示风采……逐渐杜绝了赌博、迷信等不良风气的侵袭,使乡村文明起来,和谐起来。
(通讯员 李维杰)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