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6 07:03:00 来源:
初冬时节,丰收的气氛依然浓厚。在永和县坡头乡白家崖村郝康生的院子里,扎起的玉米架上堆满了玉米棒子。农业技术人员告诉笔者,郝康生的4亩玉米示范田亩产可达973.5公斤。在大旱之年能取得这么好的收成靠的是什么?郝康生回答得很实在:“这块地正常年景亩产不足500公斤,今年能有这样好的收成,一是党的政策好,选派科技人员服务到田头,二是测土配方施肥实用,为我送来的种地‘处方’,既节约了化肥投入,又增加了产量。”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全局,以重点工程项目为载体,以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手段,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的,重视实施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使得全县农业生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郝康生的“处方”,就是永和县农业局发放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正是这个“处方”,两年来逐渐改变着永和县1.2万农户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种地方式,传统的施肥观念正逐渐被“缺什么补什么”的新施肥理念所取代。
2007年以来,永和县农业局根据农业部及省农业厅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方案的安排,按照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广泛宣传,技术指导,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首先,健全机制,形成合力。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国土资源、宣传、广电中心等单位一把手及7个乡镇的乡镇长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组,出台了《永和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的实施意见》,把任务分解到乡村,同时县农业局还与各乡镇签订了永和县测土配方施肥责任书,进一步细化、量化了工作目标,完善了技术服务网络,抽调技术站、植保站等单位多名人员,组成技术服务队,为广大农户提供及时便捷的技术服务。其次,宣传培训,营造氛围。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富民工程,为使这项工程受益千家万户,在项目实施前,县农业局组织了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动员培训现场会,请市站专家进行了现场培训,全县7个乡镇的科技副乡长、农技人员及部分种植大户参加了培训。同时,县农业局抽出技术人员到各乡镇、村进行集中培训,并且组织土肥站人员上大街进行了宣传,利用乡镇集市、野外调查进行了大量宣传。他们采取制作科普宣传车、墙体广告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培训,营造测土配方施肥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增强实施宣传测土施肥主动性,共发放各种有关测土配方施肥的宣传培训资料2万份,科技赶集17场次,写墙体广告20条。再次,为了把这项工程做实、做细、做好,该县农业局按照实施方案及技术要求,严格组织、稳扎稳打、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组织成立了4个土壤采样小组,到全县7个乡镇79个村委进行玉米、冬小麦土样采集,共采集土样4700个,农户施肥基本情况调查100户,农户施肥情况效果跟踪观察100户,掌握了耕地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与施肥管理水平;根据土壤肥力高中低设置玉米“3414”完全实验30个,以每个施肥区为单元,设置测土配方施肥、农户习惯施肥、空白对照三个处理的校正实验34个,其中玉米校正实验10个,谷子校正实验14个,并确定每个田间试验和校正试验由专人负责;设立农户长期施肥观察点30个,土壤肥力定位监测点10个,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监测点5个,分布在全县5个乡镇,确定了冬小麦配方数4个,玉米配方数5个,逐户填写了冬小麦施肥建议卡1.5万份,玉米施肥建议卡6万份,并发放到农户手中。
永和县坡头乡白家崖村位于该县西北边,气候寒冷,无霜期140天至150天,有1000亩沟坝地种植中晚熟玉米,常年因晚霜为害不能成熟,造成减产,平均亩产只有250公斤至300公斤左右。2007年至2008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县农业局科技人员根据当地土地气候特点,制订了适合该村实际的肥料配方:根据亩产900公斤的目标产量,亩施有机肥100担、碳铵50公斤、磷肥40公斤、钾肥10公斤,三肥混合作底肥一次深施,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10公斤。印制配方施肥建议卡300户,逐户发放。同时,在玉米生长期,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帮助农户进行科学管理。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玉米喜获丰收,施用配方肥平均亩产900公斤,较历史最高年亩产增加50公斤,增产12%。全村26户110口人,户均增产玉米3582公斤,人均增加产值344.5元。
科学配方施肥新技术推广后,永和县玉米和冬小麦等农作物一般增产率可达10%至12%,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了3个百分点,有效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目前,全县建起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4个、千亩施肥示范区15个。2008年,实施配方施肥面积35.9万亩,普及率达到95%,覆盖180个村,让1.2万户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通讯员任军锋 任爱林)
【责任编辑: 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