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0 09:07:00 来源:
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自强)近年来,翼城县南唐乡河云村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上下工夫,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大棚、弓棚草莓,使草莓成为推动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发展大棚草莓39个、弓棚草莓近300个,收入近300万元。
上世纪90年代,河云村村民以种植生地、丹参等药材为主。但一些药材当年种植多年后才能有收成,而草莓适应性强,易繁殖,好管理,周期短,产量高,收益快,因此绝大多数村民改变农业种植结构,选择了效益好、当年就能见收成的草莓。
村民冯长水是河云村第一个种植大棚草莓的人,冯长水的妹妹嫁到绛县后,妹妹家种大棚草莓,可观的经济效益让他选择了种植草莓。1998年,冯长水在自家地里建起了大棚,开始种植草莓,在妹夫、妹妹等人的指导下,当年冯长水种植的草莓就有了较好的收成。村民们看到种草莓能赚钱,都纷纷加入了种植草莓的行列,有些户甚至建起两三个大棚。
据河云村党支部书记牛树华、村委主任牛树海介绍,河云村草莓种植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在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全村家家户户种植草莓,现已成为南唐乡草莓种植基地,也是翼城县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产出的草莓个头大、品质优,远销临汾、长治、晋城、陕西等地,每年从春节到麦收都有新鲜草莓出售。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