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1 07:55:00 来源:
本报讯(记者 张玉萍)目前,我市夏收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各县(市、区)争时抢速,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1300余辆联合收割机进行作业,侯马、曲沃、襄汾、翼城、尧都区等县(市、区)机收面积已过半,全市机收小麦面积已达到45万余亩。
据了解,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达370万亩,农机部门确定能够使用机械收获的面积有295万亩,约占小麦总种植面积的80%。为此,我市成立了“小麦机收和‘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指挥部”,市农机、公安、交通、纠风、物价、气象、交警、石油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市的小麦机收和“三夏”农机跨区作业。
为了做好今年的小麦机收和“三夏”农机化作业,我市农机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小麦快收快打。今年我市用于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已经执行和落实3400万元,共补贴各类农业机械5788台(件),受益农户达4000多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全市1万余台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进行了检验。在主要交通要道设立了小麦机收和跨区作业服务接待站,为参加作业的机车提供全方位服务,并向作业机车印发了《机车明白卡》、《服务承诺书》,设立了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随时接受作业机车和社会对农机部门工作的监督。另外,为参加农机跨区作业的机车免费发放了跨区机收作业证,实行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作业。
据市农机部门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由于干旱,旱地小麦成熟早,全市夏收时间提前了近一个星期,但气温较往年偏低,水地小麦收割较晚,预计平川大面积夏收将于6月20日左右结束。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