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尧都区贾得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地实际,求真务实、大胆创新,呈现出乡强民富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和谐共进。本报今日在一版刊发长篇通讯《强乡富民谱新篇》,同时在四版推出“改善民生促和谐科学发展谋跨越—— —尧都区贾得乡新农村建设剪影”摄影专题,充分展示该乡强劲的发展态势、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人文景观,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近年来,尧都区贾得乡党委、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11256”发展战略为指引,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全乡社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财政税收达到36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34元。
贾得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党的富民好政策,得益于上级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乡党委书记裴海峰、乡长郭文生带领的一支坚强、团结、敢于创新的党政好班子。今年刚刚39岁的乡党委书记裴海峰,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研究生专业,年轻有为、经验丰富、沉稳干练。曾在龙祠乡、屯里镇、乔李镇、贾得乡4个乡镇先后担任乡长、书记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尤其是在工作中“点子多、办法好、工作效率高”,多次受到省、市、区的肯定和表彰。曾于1999年被评为“全省环境保护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省科协评为全省科技宣传先进个人,200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被评为“山西省十佳科普志愿者”,2008年被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个人一等功”、被市委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今年又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奖励。现任乡长郭文生也在农村工作多年,忠厚朴实、踏实肯干、工作认真、勇于创新,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在他们俩的带领下,乡党委、政府一班人,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科学调整发展思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谱写出了一曲强乡富民的和谐乐章。
坚持创新理念,科学谋划定目标志存高远绘就新蓝图
“11256”的第一个“1”就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目标;第二个“1”就是以108国道过境线为中轴,打造一条集绿色生态、商贸物流于一体的新兴经济带;“2”就是以108国道为中轴伸展两翼打造两大经济板块;“5”就是继续推进“五大基地”建设;“6”就是努力实现“六大突破”。具体来说:“一体两翼”中的“两翼”就是以108国道过境线为分界,在108国道西侧与市区相连区域,强力打造以商贸市场、餐饮服务、加工仓储、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服务业经济板块。在108国道东侧至乡东南丘陵区域,强力打造以采矿、冶炼、造纸、铸造等为主的工业经济板块。“五大基地”,即以宝星种猪场为龙头的百万(头)畜产基地、以日光温室蔬菜大棚为主的万亩蔬菜基地、以北席葡萄为龙头的小水果生产基地、以生地为主的万亩药材基地和以红梅苗木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六大突破”,即坚持科学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优化产业结构,在生产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多种培训并举,在培育新型农民上实现新突破;统筹协调发展,在社会事业上实现新突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科学发展,量质并举保增长 三业经济实现新跨越
农业经济稳步提升。该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推进五大基地建设。目前,以贾得、石村、南孙、东秦、贾升、柴村为主的大棚蔬菜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现全乡水果面积已发展到8300余亩,生猪存栏达到18500余头,蛋鸡20万只,奶牛230余头,芦笋、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6600余亩。
乡镇企业健康发展。该乡积极落实有关环保政策,逐步关停取缔了一批污染严重企业。同时严格环保等产业准入政策,提高了企业准入门槛,一些环保设施齐全、规模效益良好的项目正在加紧落实。其中,投资1.2亿元的山西威顿水泥有限公司已投产达效,新增产值3亿元;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的大树建材有限公司也已投入运营;投资500万元的神牛面粉加工厂项目也已经申报,即将落户建设;另外,以皇朝家私、华盛铸造、友谊纸业为主的一批传统企业也在逆境中力保发展,做到了“不裁员、不减薪、不停产”。
第三产业悄然崛起。在抓好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贾得乡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108国道以内的城郊型农村以商贸、仓储、交通、运输为主的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小贾、贾得威风锣鼓文化产业和城郊村的田园基地生态观光、农家餐饮休闲服务为主的新兴产业也悄然进入群众视野,成为支撑全乡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
坚持基础先行,改善条件保民生 乡村面貌得到新改善
贾得乡坚持以道路建设、水利建设、新村建设等重大项目为主抓手,合理规划,加大投入,基础设施 建设进一步完善。
道路建设步伐加快。该乡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8年先后投资1250余万元实施“村村通”工程和环乡道路循环工程,进一步加快道路建设步伐,以108国道、南外环道路、临邓公路为主的“三纵三横”交通网络成为该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水利建设方兴未艾。2008年该乡投资200余万元完成了柏山、小苏、西下庄等村的单村及联片供水工程,解决了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大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投资60余万元,修建汾河引水支渠道和田间小型防渗渠、及时维护机井设备,确保了农田及时灌溉。
新村建设活力涌动。该乡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科学规划,联片推进,完成18个村的村镇建设规划任务,全力打造以贾材、周家庄、亢家庄、刁家庄、程村等村为核心的新村连片建设区。同时,按照“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的标准,注重配套功能设施的建设。
坚持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保稳定 社会各业迈出新步伐
贾得乡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围绕保稳定、促发展的任务积极开展各类活动,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该乡坚持发展生产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大力开展生态文明乡镇创建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坚决关停了一批污染企业,对23家小造纸厂进行了关停和取缔,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16家非法小砖窑、小铸造、小作坊、小烧结等企业给予了严厉打击。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中,该乡投入资金75万元用于清运垃圾、整修道路、粉刷树木和完善环卫设施。
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该乡围绕机关文化、群众文化、庭院文化、校园文化、民间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创新宣传途径,全力打造文化品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连续举办了21届农民运动会,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全面推进。
大力推进科教卫生工作。该乡始终把教育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一抓到底,实施了“五长抓教育”工程,通过健全机制抓领导、突出重点抓投入、制定措施抓落实、围绕目标抓转化、培养典型抓推广,全乡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在计划生育方面,大力开展计生“双服务”活动,群众生育观念明显转变;在农村医疗卫生方面,启动了贾得医疗门诊大楼项目,2008年全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数达到4万余人,参合率达到90%以上。
实施科普惠农工程。全面推进科普惠农和新型农民培育工作,41个行政村全部建立科普惠农信息栏,形成了“一村一站一栏一员”的科普惠农长效服务机制。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科技种植、养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信息服务。2008年培训农民达到2500余人次,组织农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180余人次。
坚持服务理念,固本强基抓党建 执政能力得到新提高
提升干部队伍思想素质。认真抓好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力地推动了班子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领导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抓好了农村新上任“两委”班子的培训和党员干部日常教育工作,通过集中学习和运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乡党委对乡、村两级干部全面实行“一线工作法”(即以抓发展、抓稳定、抓好组织建设为主要任务,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服务,情况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党员在一线发展,队伍在一线培养)。并建立健全争先创优激励机制和一整套加强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规章制度,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认真落实了“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和“七个一”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确保了乡、村两级“两定”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工作。
切实加强党的廉政建设。该乡坚持党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按照尧都区委提出的围绕“五个结合”、把握“五个方面”要求,开展好干部进村入户“八个一”争先活动。对全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进行了立项分解,并加强了监督检查。大力开展了机关纪律作风大整顿活动,严格规范全乡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注重加强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反腐倡廉意识;以管好干部、爱护干部、预防为主、防患未然为原则,实行了跟踪督察、群众评议、教育引导的全方位动态管理方法;深入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坚持政务公开,打造了一个政清人和、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廉洁政府。(本报记者 田青松 通讯员 赵世春)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