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培育,提高党员乡土人才整体素质。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开展“阳光培训”活动,利用农闲季节,免费对党员乡土人才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该县聘请专家学者36人次,举办专题技术讲座68场次,培训乡土人才和农民骨干3950人次。二是依托基地锻炼提高。全县先后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4个,农业示范基地28个,为党员乡土人才发挥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立足大棚蔬菜、谷子、山樱椒、核桃、苹果种植等主导产业、劳务输出支柱产业以及养殖业的发展,着眼在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中锻炼和提高各类乡土人才的素质,培养一大批“能带头”的党员乡土人才。三是借助外力提升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阔乡土人才视野,组织党员种养大户到县内外先进地区参观考察。鼓励和组织优秀党员乡土人才和致富带头人、致富能人外出参观考察,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党员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用外地先进技术和经验带领本地群众共同致富。
建档式管理,拓展乡土人才发展空间。
一是建立专项档案。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党员土专家”、“党员田秀才”进行调查摸底。通过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等方式,收集了380名党员乡土人才信息资料,并将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专业特长等内容建立档案,为合理配置与开发使用提供基础依据。同时,设立乡村庄稼医院27所、农民义务咨询点185个,建立人才交流服务站10个。二是实行量才“委”用。积极开展“为党旗添光彩、为百姓作贡献”和“创业先锋岗”等活动,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在去年村级换届选举中,有165名“双带”能力强的党员致富能手充实进“两委”班子,39名特别优秀的乡土人才选举为村党组织书记。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