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示范科学发展隰县是一个有着光辉历程的革命老区,也是一个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梨果之乡。这里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利于梨果甜度、脆度的发育集聚,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大自然的恩赐和造化。为了大力发展现代梨果业,彻底改变传统的梨果耕作技术,隰县老促会先后创建了占地42亩的“百种精品梨示范园”、60亩的“24种优质苹果示范园”、40亩的“优种核桃示范园”。他们引进国内外最新梨、苹果、核桃名、优、珍、稀、特品种,经过试栽试育,对比筛选,极大地提高了全县梨果的品牌品位,成为杂交培育新品种的标本,果商实地购选的窗口,果农实 用技术培训的课堂,查阅梨果发展的档案。他们筛选的精品梨“玉露香”、“龙宝”、“绿宝石”,精品苹果“北方脆”、“宫琦富士”以及优种核桃,皆为专家首肯,果农乐意,市场看好。其中,“中华花瓣梨”、“92—8—26芽变酥梨”等品种为全国稀有珍品。
典型辐射联片推广隰县老促会在抓好梨果示范园的同时,为了使更多的梨果农户受益,十分注重梨果经验的推广。他们深入农村一线,将城南关、午城、黄土三个乡镇的习礼、阳德、谙正、前留城、竹干五个村庄作为优质梨果推广联系点,定期不定期的在联系点上宣传党的富民政策,手把手的推广梨果的种植、管理、嫁接等方面的技术,并呼吁社会、建议领导为联系点多办实事、解难题,聘请专家指导解决病虫害问题。通过高接换优、增水增肥、修剪拉枝、套袋打药、病虫防治、疏花疏果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梨果品质,一等果增多,价格提高,收入翻番。以城南镇前留城村为例,2003年总产梨果30万公斤,收入50余万元。至2008年达到210万公斤,总收入达到500余万元,人均12600元。全村现有97户405口人,种植梨 果1600亩,短短几年时间,村民们凭借先进的梨果技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前留城村梨果致富的经验吸引和带动了周边20多个村庄,为全县梨果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广作用。
开拓市场实惠为民种果意在卖果,增产意在增收。为了变果品为商品,让农民得到实惠。隰县老促会始终把梨果的销售放在重要位置上。他们经过摸底调查,联络培训,选出有爱好、有门路、有交际能力的人,组成梨果经纪人队伍。他们活跃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促进了当地梨果的销售。老促会带着样品先后到北京、上海、太原、呼市、包头等地参加梨果展销会40余次,通过专家品尝评价、舆论宣传,使隰县梨果的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老促会把隰县梨果的生产过程、品质优势制成录像、版面,广泛进行宣传,使隰县梨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社会认可。由于宣传到位、销路畅通,隰县梨果供不应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隰县老促会为当地果农付出的努力得到县委、县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一致称赞。他们决心,胸怀富民之宏志,呕沥赤子之心血,奉献晚年之余热,开创老区之新路。(张巨温)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