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当家”陈文华

2009-11-20 08:26:00 来源:


自高中毕业后,家境一般的陈文华一直在外做煤焦生意,资产丰厚,生活富裕。就在他全力培养儿子做生意的关键时刻,他被父老乡亲选作当家人,多次推辞后,最终在群众热切的目光中走马上任。
“绝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与重托!”上任第一天,陈文华暗自发誓。
“先要让群众过一个干净的新年”,2009年春节前夕,刚上任的陈文华发动群众,动用装载机、农用车将沉积多年的垃圾彻底清理,打了一场漂亮的卫生战。
花腔鼓表演是赵雄村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每年元宵节都要在县城演出。2009年元宵节第二天,陈文华召开会议,“演出服太旧、队伍太散,必须马上整顿”,他一针见血的意见获得大家一致同意,但钱的问题怎么解决?“钱的事情交给我!”陈文华掷地有声,一个月后,演出队亮相太庙广场,村民们连声夸赞,也为陈文华出资一万余元的无私所折服。
“团结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这是陈文华谨记在心的治村之道。
陈文华认真听取群众建议,开辟出活动室,添置娱乐器材,组建了老年活动俱乐部,还组织老年人成立老年协会。老人们娱乐之余,也积极为村委工作出谋划策,一来二去,竟将多年来逢红白喜事邀请乐团大吹大唱、铺张浪费的陋习彻底取缔,使文明之花更加怒放。
由于年久失修,供水井水位下降、水质混浊,用水问题成了全村2000余口人的心病。陈文华了解情况后,拿出万余元,在村西灌井铺接引水管道,解决群众饮水问题。哪知这口井因为邻村新钻深井的缘故,水量骤减,陈文华略微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开村民会议讨论、多次做思想工作,终于和村民张军胜达成协议,从他的浇灌深井接通水管,在钻探新井前,暂缓老百姓的燃眉之急。
村内除了干道硬化外,其余道路均黄土当道,一到雨雪天就泥泞不平,滑倒摔倒的情况时有发生。陈文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年3月,主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发动群众集资修路,并拿出3万余元现金,“我们出钱修,陈主任当家,我们放心!”群情激奋。不到一个月,全村5500余平方米的路面全部硬化完毕,老人们放心地走家串户,直夸路平路宽:“文华干成了多少年别人干不成的事!”
赵雄村小学因为年代久远,生源流失,面临不重建就撤除的命运。“一定要让村里的娃们有漂亮、现代化的学校!”陈文华奔走在县、乡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获批后,土地成了最大的问题,按照规划,学校占地约19亩,除了将村里的承包地与群众置换外,陈文华将自己的7亩良田补偿被占地的群众,在他的影响下,群众纷纷响应,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目前,这所能解决附近7个村孩子上学难题的寄宿制花园小学正在紧张施工中,陈文华贴资达7万余元。
“只有先解决好大家的生活问题,群众才能一门心思发展经济,日子才会越过越好!”陈文华信心满怀道,“下一步,我们准备做强三樱椒产业,进行辣椒深加工,并发展小麦制种传统产业。”
“放着钱不赚,你贴钱贴人贴时间,不知怎么想的!”生意伙伴们常常劝陈文华,他总是淡然一笑,说:“我想赵雄村重现历史上的威武雄风,报答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
“不怕吃苦,富不忘众谋发展;不怕委屈,心底无私天地宽;不怕吃亏,舍己利公甘为民”,这就是赵雄村群众的“好当家”陈文华。(通讯员 郑少婕 邓文斌)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