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正是农民朋友的“农闲时节”。为帮助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掌握农业生产科普知识,我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突出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入户指导、田间地头办班”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充分抓住冬闲的有利时机,精心组织开展了多种内容的农民科技技术培训,深受农民的欢迎。
本期特编发一组冬季农民培训的稿件,以全面推动各县(市、区)的农业生产工作。
翼城:组织小麦高产创建技术研讨会
省市县专家通过深入实地调查,明确了当前小麦生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经广泛研讨论证,针对性地提出了翼城县2010年小麦生产管理的主攻方向和生产技术具体措施。主要是针对冬浇面积小、耙磨面积小、去冬降温早、回茬麦田苗情差的“两小一差”现象,应及时采取“三早”管理措施,即早春追,促弱苗赶队;早春浇,扩大春浇面积;早磙压耙磨,增温促早发。
对于这次研讨会的成果,翼城县农业局表示,将形成文件下发各乡镇及小麦高产创建项目村、重点村,以便更好地指导全县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取得实效。
吉县:围绕主导产业 强化苹果技术培训
从1月20日开始,吉县农广校带领技术人员,带着修剪工具和培训教材挂图,分别深入中垛、东城、柏山寺等乡村,采用课堂系统讲授和现场指导相结合、专家和农民技术员相结合、培训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面对面、手把手,把果树标准化生产新技术传授给广大果农。截至目前,他们已举办培训班5场次,培训果农1000余人,发放培训教材和培训资料2000余份,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欢迎。
隰县:深入基层 大搞冬季培训下乡活动
他们将参与培训的专家技术人员,分成8个小组,在全县8个乡镇,50个行政村同时开展培训,计划培训人数10000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
通过土肥专家及农技人员深入浅出的宣讲,农民认识到了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性,促进了农业技术员与农民之间的学习交流,拉近了农业部门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取得了测土配方施肥冬季大培训的阶段性效果。截至目前,全县共出动技术人员1500人次,车辆60辆次,涉及6个乡镇,40个行政村,培训农民9000多人次,发放宣传册子6000余册,明白纸4000余份。(本报记者田青松)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