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三卡”问责筑牢“防腐坝”

2010-05-07 10:30:00 来源:


“三卡问责”,即白色询问卡,对存在轻微问题的农村干部发出询问事项,要求如实进行书面回答;蓝色提醒卡,根据询问对象问题的性质,要求制定整改措施;黄色警示卡,根据被提醒人的认识态度、整改行动的落实情况,对认识不诚恳、不深刻,整改行动迟缓的对象发出警示,对在规定期限内不能整改的进行问责。近年来,该县先后对34名村干部和10名包村乡镇干部进行“三卡”问责;对22名村干部、2名乡镇干部给予纪律处分;对5名乡镇党政一把手进行诫勉谈话。通过实施“三卡问责”,村干部明显意识到过去那种得过且过、敷衍塞责、蒙混过关的想法已经不合时宜了,只有自加压力,主动工作才能胜任农村工作。
此外,该县不断探索,坚持创新,注重实效,通过“三卡”问责的推动,建立和完善了一批农廉工作的新机制。如实行“点题公开”,使村务公开更加规范、科学、透明。建立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制度,聘请政治坚定、工作能力强、敢于仗义执言、经验丰富的老党员担任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对农村干部落实工作和廉政勤政情况进行监督。实行“双述双评双公开”制度,使一些村干部由过去被迫亮“家丑”转为主动揭“短处”,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阂。
目前,“三卡”问责在大宁县农村干部中成为人人工作中的一道警戒防线,“不让‘三卡’在我手中发生”,成为每个村干部经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作风粗暴、工作粗陋、敷衍应付、得过且过的不良风气得到扭转,勤政高效、严谨细致、务实扎实的良好作风正在养成。(通讯员 白世平)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