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永固村新农村建设侧记

2010-05-21 10:09:00 来源:


永固村位于襄汾县西南端,与侯马市接壤,地理环境优越。全村土地总面积7050亩,898户,3869口人,如今永固村,而就有600多户1500人在北京等大城市从事以打饼子为主的务工经营,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烧饼村”。仅此一项,每年为村里创造收入2000多万元,劳务输出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襄汾县永固乡永固村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机遇,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立足村情,创新思路,统筹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劳动力转移奏出“富裕曲”


为使饼子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真正使这一经济增长点亮起来,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原秋虎带领两委班子广开门路、组织引导,牵线搭桥,积极为在外务工人员搞好后勤排忧解难,使得“饼子”大军队伍更加壮大。为了给劳动力转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该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转移领导组,全面负责转移指导工作。该村引导在外务工人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在建房、婚丧嫁娶上互相攀比,引导他们利用资金,打好经济发展的基础,拓宽经济发展的思路。为了切实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该村建立了就业岗位信息库,供农民咨询选择就业,同时以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餐饮服务行业为重点,组织农民进行面食加工等专业技能培训,并聘请法律顾问为他们提供司法维权服务。为了解除在外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该村成立了托儿所、寄宿制学校、老年协会,对于没有劳动力的家庭,该村帮助他们牵线搭桥,搞好土地流转、反租承包,使他们走得安心,在外工作得放心。与此同时,该村还成立了在外劳务输出人员办公室,登记造册,建立台账,随时掌握他们在外所处地域、经营状况,并在北京、天津等城市成立外出务工人员联络站,解决他们经营中的难题,定期召开返乡人员座谈会,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引导他们由单一的卖烧饼向多面服务迈进,向特色小吃、家政服务、承包饭店、经商等方面发展,扩展经营范畴,使“饼子”大军队伍更加壮大。

德政工程奏出“民心曲”

如今,在村里走一走,只见村里村外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呈现出一派新 农村美景。该村两委班子成立以来,想方设法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千方百计解决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难,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农村生活条件不改善,常年积累的陋习不革除就谈不上新农村。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该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使农村环境变得亮丽起来,该村下力气整治农村村容村貌,确定了9名专职保洁员,负责街道的清扫和保洁,同时建立了固定的垃圾场,做到了垃圾不出院、不落地。该村投资6万余元,在村主干道安装路灯90盏,让夜晚黑灯瞎火的村庄变得亮堂起来,大大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和平日的生产生活。为了切实解决村民吃水长期不稳定的问题,由村委投资30万元从周边村庄引进富含矿物质水,今年实现了免费为村民供水。同时该村投入20余万元,高标准硬化2000余米的水渠,方便了村民浇地。并积极配合县林业局实施“汾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栽植树木5万余株。
要致富先修路。自2006年以来,该村多方筹资,共投入120余万元硬化村中街道4万平方米。过去,村民到河滩,遇到雨雪天气泥泞难行,不但给广大农民出行带来不便,而且严重地制约着该村经济的发展。为了使村民彻底告别出行难,该村投资70万元,硬化了村至汾河滩地长1200米、宽6米的主干道,敷设输水管道500余米,排水渠700余米,护路基1200余米,并在道路两侧修建防洪渠、下水道,还栽植了3000余株杨树,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今年,该村还将投资40万元硬化、维修街道6000平方米,逐步达到户户通……这些好事、实事让农民喜在心里,笑在脸上。

文化建设奏出“和谐曲”

该村十分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为了让外出打工的父母们放心,也让村里的老人不再受累,该村投资10万元建成了留守儿童寄宿制幼儿园。投入90万元对两幢教学大楼进行全面维修改造。去年,该村投入180万元新建教学楼600平方米、学生教职工餐厅260平方米,成立了全新的封闭式学校,吸收了周边5个村600名学生,村民姚左俊3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他说:“我孙子上学不成问题,村里给我们老百姓办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党和国家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太好了。”
在该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旁前,记者看到一个能容纳数千群众的文化健身广场,配套建设了各种健身器械,文化活动室、科技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科普图书室一应俱全。清洁整齐的院内墙上挂着村规民约、卫生公约、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村民自治章程和文化宣传图画,村民有了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和阵地。该村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该村先后投入10万余元,修建了7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村民自发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健美操队和太极拳队。村民张山说:“以前,我们除了看电视、串门聊天、打打麻将外,就没有其它娱乐方式了。现在不同了,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丰富,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有自己的休闲、娱乐的地方了。”与此同时,还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农民群众实用技能培训和科技文化、市场经济等知识培训,组织开展了蒲剧、眉户剧表演、戏曲文艺演出和拔河、扑克、象棋、篮球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文化活动广场成为农民的乐园。
现在,永固村处处洋溢着新农村气息,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原秋虎说,下一步,他们将加大返乡人员创业培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信息化发展,沿着科学发展路子,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记者 范韶华)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