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县以规模健康养殖工程为切入点,按照畜牧业发展的五年规划要求,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三高”标准为原则,2008年、2009年共投资408万元,新(扩)建绒山羊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辐射和带动农民自发筹建养殖小区及专业合作社13个。累计建成羊舍7500平方米,青贮池立方米,购置机械42台(套),存栏绒山羊7500只。今年,该县又投资340万,新(扩)建4个绒山羊标准化养殖小区,该工程3月份开始实施,目前各小区的基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
为扎实推进规模健康养殖工程的顺利实施,该县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他们把绒山羊养殖列入该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扶持,连续几年把此工程列为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县人大、县政协也高度重视,重点予以监督和协调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资金扶持与贷款协调。在工程建设中,省市县各级政府除予以政策支持外,在资金上也予以了大力扶持,同时该县还根据各小区普遍缺乏启动资金的实际情况,与信用联社合作为群众协调养殖贷款,确保了工程的正常建设。三是技术支撑与服务跟踪。该县畜牧兽医中心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力量雄厚,畜牧兽医队伍稳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全县8个乡镇均设有兽医站,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4人和相应的检测设备,直接服务于广大养殖户,从小区选址规划到设计施工,从选种生产到管理防疫,建立了一整套的服务体系,并以中心实验室为依托,实施免疫抗体监测和技术全程跟踪,为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提供良种与加大改良。该县畜牧兽医中心的种羊场可以常年向各养殖小区提供优质绒山羊种羊,加大了小区内原有绒山羊品种的改良力度,增强了绒山羊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养殖效益,为养殖小区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五是养殖机械补贴与水、电设施开通。改县农机中心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农机补贴制度,对养殖户购置的畜牧机械予以补贴,仅此一项就可以减少农民养殖户投入资金10余万元,同时县畜牧兽医中心还与有关单位协调,帮助养殖小区开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为小区的正常运行创造了必要条件。
(通讯员 梁云云 张瑞强 贺晓玲)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