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新村地处乡宁西南端,下辖10个自然村,总人口1491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7名,预备党员3名。近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立足当地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走出了一条高舞党建龙头、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新路。
强班子,壮队伍,高扬党建旗帜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一个支部就是一面旗,一名党员就是一盏灯,一个村的发展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班子。岭上村党支部多年来一直把支部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加强支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党员议事、村务公开等制度,每月一次党员活动,每季上一次党课,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对全体党员,坚持每月集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章及法律知识。坚持创新党员教育管理,规定村组干部及无职党员每人年初都要进行履职承诺,年终进行测评,让村民给每个村干部和党员打分。
老左是村里一名老党员,在采访中说:“我村每个党员每年必须主动联系至少一户村民,帮他们至少办一件实事,不然的话,在年终评议通不过,没法向广大村民交代。”
找出路,谋发展,做强致富产业
岭上村海拔高、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地处209国道沿线,交通十分便利,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对此,岭上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大力提倡培育苹果、核桃、花椒和养殖产业。
该村党支部负责人说:“我们的发展模式是支部搭台、村民唱戏。村里成立了枣岭果椒协会和岭上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春秋两季各组织一次培训,邀请技术员对苹果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技术进行讲解。”
两年来,该村先后两次联系并组织50余人,到北京中日友好果园、杭州全国名优果品交易博览会以及陕西参观考察学习苹果种植,到古县参观核桃种植,到祁县、侯马等地考察畜牧养殖。组建了乡宁县绿苑果蔬经销加工有限公司,建立了冷藏库,年可储存苹果100多万公斤。村民只需付电费,便可以免费存储,实现了果品蔬菜的反季节销售。如今,全村苹果已发展到近千亩,利用地埂和荒山荒坡栽植花椒12.5万株;推广养殖肉牛100余头,采取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獭兔养殖1万余只;规划发展核桃3000亩。
村民老曹介绍,他种植苹果近20年了,以前种植苹果技术没保证,果品没销路,自从加入苹果种植合作社后,每年进行技术培训不用说,苹果销路也不发愁了。他种植的500棵苹果树,通过合作社联系客户销售,每斤苹果可增值3毛钱至4毛钱,去年光苹果一项收入达4万元。
25岁的小景原来给别人开车搞运输,收入很不稳定,从去年起,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搞起了獭兔养殖,每年可收入4万元。在谈到村里怎么支持时,小伙子感激地说:“支部组织我们到侯马考察坚定了我养兔的想法,还协调信用社帮我贷了1万元,现在收入固定,比原来强多了。”
惠民生,促和谐,建设文明新村
岭上村党支部利用209国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着力打造岭上商贸移民新村。
为了移民新村建设,他们多次到国土资源和城建部门协调办理相关手续,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目前,岭上新村已建有医疗所、竹林大药房、便民商店,通电设施实现了标准化,通信实现网络化,小学校园也达到规范化和规模化。特别是新建的移民新村市场,每逢集日,都有邻村和附近乡镇,甚至相邻的河津、稷山的客商前来做买卖,进行农副产品交易,“小村子、大市场”日趋形成。
几年来,岭上村共计移民168户,新修建平房570间、土窑洞80孔;硬化通村道路47986平方米、休闲广场1200平方米;修建垃圾填埋场1个、清洁池7个,公共厕所2个;组建了专业保洁队伍,添置了卫生设施,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同时,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篮球、象棋比赛的举办,以及图书室、信息网络室、老年活动室、休闲健身广场及相关设备的完善,让村民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
(本报通讯员 杜浩江 闫宏)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